渐稀人语罢鸣蝉,倚棹寻诗夜不眠。
落雁舵楼风过水,栖乌城驿月如烟。
柳塍疏火收茶市,荻栅凉星罥网船。
坐久谁能禁薄袂,暗飘秋露上吟肩。
渐稀人语罢鸣蝉,倚棹寻诗夜不眠。
落雁舵楼风过水,栖乌城驿月如烟。
柳塍疏火收茶市,荻栅凉星罥网船。
坐久谁能禁薄袂,暗飘秋露上吟肩。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行走在从新桥到安德驿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静谧与深邃的意境。
首句“渐稀人语罢鸣蝉”,以“渐稀”描绘人群逐渐散去的场景,接着“罢鸣蝉”则暗示夏日的炎热逐渐消退,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这两句通过声音的变化,巧妙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转变。
“倚棹寻诗夜不眠”一句,诗人借着夜晚的宁静,倚靠在船桨上寻找灵感,难以入眠,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执着。这种深夜独处、寻求心灵寄托的情境,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深情。
接下来,“落雁舵楼风过水,栖乌城驿月如烟”两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大雁落在舵楼旁,微风吹过水面,乌鸦栖息在城驿之上,月亮如同轻烟般朦胧。这样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也隐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柳塍疏火收茶市,荻栅凉星罥网船”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沿途的景色。柳树间稀疏的灯火映照着茶叶市场的热闹,而荻草栅栏旁,凉爽的星光似乎挂满了船只。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细腻情感的表达。
最后,“坐久谁能禁薄袂,暗飘秋露上吟肩”两句,通过长时间的停留,诗人感到寒意袭来,不禁披上了薄衫。秋露悄然飘落,仿佛是诗人思绪的凝结,将情感融入自然之中。这一细节不仅表现了季节的更替,也象征了诗人内心情感的流动与沉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行进途中所见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探索。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