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移玉树白云中,太古风光向不同。
映月何须分色相,镂冰未许假玲珑。
初疑归鹤栖华表,转似群鸥避海翁。
闻道子云曾入梦,眼前停候一飞翀。
谁移玉树白云中,太古风光向不同。
映月何须分色相,镂冰未许假玲珑。
初疑归鹤栖华表,转似群鸥避海翁。
闻道子云曾入梦,眼前停候一飞翀。
此诗以“白凤仙花”为题,描绘了一幅超凡脱俗、静谧幽雅的画面。诗人黄文灿以细腻的笔触,将白凤仙花置于玉树白云之中,仿佛它自太古而来,独享一份与世隔绝的宁静与美丽。诗人通过“映月何须分色相,镂冰未许假玲珑”的诗句,表达了对白凤仙花纯净无瑕之美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其难以被世俗所模仿的高洁品质。
接着,“初疑归鹤栖华表,转似群鸥避海翁”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白凤仙花比作归鹤和群鸥,它们或栖息于华表之上,或避开海翁,形象地描绘了白凤仙花在自然中的独特地位,以及它与周围环境和谐共存的景象。最后,“闻道子云曾入梦,眼前停候一飞翀”则表达了诗人对白凤仙花的深深向往与敬仰,仿佛它不仅存在于现实之中,更在诗人的梦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整首诗通过对白凤仙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高洁之品的追求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寄情山水的情怀。
君不见左辅苑城三百里,青春细草茸茸紫。
苑中汗血万骅骝,蹴踏腾骧竹批耳。
白水云沉落日寒,长楸雪急西风起。
唐之虎臣王毛仲,锦绣成群冠边鄙。
骊山初幸事繁华,亦有蒲梢入内家。
王花之骢照夜白,何似帝圉拳毛騧。
当时受诏何人写,粉墨曹韩尽可誇。
毫端飒爽动阊阖,绢素惨澹开风沙。
四蹄雷电龙池出,独立赤墀异筋骨。
汉庭惟数金秺侯,承恩奚但西京日。
苑云城雨忽秋飔,西第邀欢昼漏迟。
此日分庭逢长孺,何人置驿似当时。
薜萝半杂窗间草,丝竹频催掌上卮。
谁道元侯今骠骑,五陵犹得共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