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国分争几百年,人心天命不其然。
俗儒槩执春秋义,何忍斯民久倒悬。
列国分争几百年,人心天命不其然。
俗儒槩执春秋义,何忍斯民久倒悬。
这首诗反映了宋末元初时期陈普对历史变迁和儒家伦理的深刻见解。诗中通过"列国分争几百年"描绘了战国时代诸侯割据、战乱频仍的社会现实,暗示了天命无常与人心向善的对比。
"人心天命不其然"表达了诗人对于人心与天意悖离的忧虑,认为社会动荡并非天经地义,暗含着对理想社会秩序的追求。"俗儒槩执春秋义"批评了当时一些儒家学者过于拘泥于《春秋》大义,未能积极解决百姓疾苦,"何忍斯民久倒悬"直接表达了对人民困苦生活的同情和对统治者未能实施仁政的不满。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借古讽今,旨在劝诫当政者要以民为本,推行王道,体现了儒家的道德关怀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