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三五度回溪,乱后人家井灶迷。
苍耳黄蒿无路入,断垣细雨鹁鸠啼。
行人三五度回溪,乱后人家井灶迷。
苍耳黄蒿无路入,断垣细雨鹁鸠啼。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出长径蓝陂》描绘了一幅战乱后的荒凉景象。首句“行人三五度回溪”,写出了行人在战乱后的稀疏,他们小心翼翼地沿着小溪曲折行走,反映出社会动荡不安的气氛。次句“乱后人家井灶迷”,进一步揭示了战乱带来的破坏,昔日的村庄房屋破败,连家家户户的井灶都显得模糊难寻。
第三句“苍耳黄蒿无路入”,通过苍耳和黄蒿这些野草丛生,暗示道路荒芜,连原有的路径也难以辨认,加重了荒凉感。最后一句“断垣细雨鹁鸠啼”,以断壁残垣和雨中鹁鸪的哀鸣声,渲染出一种凄凉与寂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乱后乡村的荒凉与凋敝,寓含着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
华枌焕晨曦,微风吟玉筝。
芳园届三月,万卉舒芬荣。
我登高楼望,望春春事并。
柳丝罥纸鸢,榆火熟脆饧。
弄暖牧儿笛,踏青公子骍。
佳与物皆春,差可释心凭。
心凭安可释,狂圣一念争。
所以古哲人,惴惴若履冰。
棐几堆芸编,古香散帘旌。
适然心有获,浴德兼陶情。
处上怀临下,居高乃见明。
社燕窥文㮰,沉烟绕彩甍。
课无复责有,触目归吟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