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尽龙髯夜欲鸣,寒芒熠熠逼三清。
英雄自昔几人遇,恩怨到今何日平?
尚有血痕馀黯惨,久销铁气转光明。
珠堂宴罢一回舞,多少边关风雪声。
白尽龙髯夜欲鸣,寒芒熠熠逼三清。
英雄自昔几人遇,恩怨到今何日平?
尚有血痕馀黯惨,久销铁气转光明。
珠堂宴罢一回舞,多少边关风雪声。
这首诗《古剑》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描绘一把历经沧桑的古剑,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与英雄主义情怀。
首联“白尽龙髯夜欲鸣,寒芒熠熠逼三清”,以“白尽龙髯”形象地描绘了古剑的岁月痕迹,夜晚剑身寒光闪烁,仿佛要冲破天际,直逼三清,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威严的氛围。
颔联“英雄自昔几人遇,恩怨到今何日平?”将古剑与历史英雄相联系,提出自古以来英雄虽多,但恩怨未了,表达了对历史中英雄命运的感慨与思考。
颈联“尚有血痕馀黯惨,久销铁气转光明”,描述了古剑上残留的血迹和历史的阴霾,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剑身的铁气逐渐消散,转而散发出新的光芒,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新生。
尾联“珠堂宴罢一回舞,多少边关风雪声”,以珠堂宴后古剑的一次舞蹈,隐喻历史的轮回与英雄的传说,同时借边关风雪之声,进一步强化了历史的厚重与英雄的悲壮。
整首诗通过对古剑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美学价值,更蕴含了对历史、英雄以及时间流转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
我家庐山下,绿竹常阴阴。
春雷迸狂箨,万点群玉簪。
别来经岁时,肌肉尘土侵。
歘见此图面,醒然豁烦襟。
方幅藏万里,环以青山岑。
旁飞清泠泉,下有潇洒林。
恍惚如梦到,杖筇听幽禽。
欲投环堵室,浩渺忽难寻。
人生谅自苦,一官泳蹄涔。
摇尾争光华,岂知沧海深。
虞卿衒白璧,季子夸黄金。
贪得以忘我,俱非贤达心。
何如返乡国,坡坞穷差参。
茅檐当天风,时听笙簧音。
古县峨新刹,孤亭占上头。
野苔侵坐绿,江水带天流。
丝断湘灵瑟,蘋荒帝子洲。
人寰真是梦,顷刻已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