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淮带城郭,形胜压吴天。
人苦怀襄后,帝求师帅贤。
郎官已分竹,画鹢似登仙。
昨夜惊乌坐,星辉共黯然。
清淮带城郭,形胜压吴天。
人苦怀襄后,帝求师帅贤。
郎官已分竹,画鹢似登仙。
昨夜惊乌坐,星辉共黯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孔武仲的《送何司封知寿州》,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不舍之情。
开篇“清淮带城郭,形胜压吴天”两句,以壮丽的画面展示出诗人所处的地理环境。淮河环绕着城市,形成了一种天然的屏障,而这种地势之佳,更是对古代军事战略的重要考量。这里通过“形胜压吴天”既描绘了景色,也暗示了历史上这一地区曾经的辉煌。
紧接着,“人苦怀襄后,帝求师帅贤”两句,诗人转而思索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襄阳(今属湖北省)在中国历史上多次成为战略要地,而“人苦”二字表达了对往昔英雄事迹的怀念之情。帝王对于能够带领军队取得胜利的将帅,自然是求贤若渴,这里也映射出诗人对友人能力的认可和期望。
“郎官已分竹,画鹢似登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俗世、追求高洁境界的情景。这里的“郎官”指的是朋友,而“分竹”则是古代将军在出征前于竹上划分职守的一种仪式。画鹢(一种水鸟)似乎在飞跃,给人以登仙之感。这两句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朋友能够洁身自好的期望。
最后,“昨夜惊乌坐,星辉共黯然”两句,通过对昨夜景象的描绘,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乌鸦(一种黑色的鸟类)突然飞起,惊扰了诗人的宁静之夜,天上星辰与地面相映成黯淡之色,这里表达了一种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内心的低沉情绪。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历史事件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能够高洁自守、追求卓越以及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离别之苦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