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代瀛洲客,先朝太学生。
桓荣稽古力,疏广乞骸情。
丹旐书官爵,黄麻载姓名。
无人堪继述,墓碣待谁铭。
今代瀛洲客,先朝太学生。
桓荣稽古力,疏广乞骸情。
丹旐书官爵,黄麻载姓名。
无人堪继述,墓碣待谁铭。
这首挽诗《挽全希言学士》由明代诗人董纪所作,是对逝去的全希言学士的哀悼与缅怀。诗中通过“今代瀛洲客,先朝太学生”开篇,将逝者置于历史的长河之中,既点明了其身份,也暗示了其在学术上的成就与贡献。接下来,“桓荣稽古力,疏广乞骸情”两句,以古代两位学者桓荣和疏广为喻,赞扬逝者在学术研究上不遗余力的精神,以及晚年请求退休的谦逊态度。
“丹旐书官爵,黄麻载姓名”描绘了逝者去世后,官方为其举行的追悼仪式,通过丹旐(丧旗)上书写官职与爵位,以及黄麻制成的诏书上记载其姓名,来表达对逝者的尊敬与哀悼。最后,“无人堪继述,墓碣待谁铭”表达了对逝者后继无人、无法有人继续传承其学问与精神的遗憾,同时期待着墓碑上的铭文能够永久地记录下逝者的事迹与贡献。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也蕴含了对学问传承与后辈接续的思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教育与学术的重视。
独坐梧桐阴里。听一片、秋声琐细。
砧杵敲凉,孤蒲递响,书卷替人翻起。此时庭际。
问何事、萧疏未已。山色波光如此。人静薄寒天气。
蛩韵啁啾,雁群嘹亮,添得几多乡思。
西风过耳,听别有、一般诗味。
久疏吟咏,叹年来多病,朱颜消损。
花事又随流水去,渐觉日长人困。
酥雨溅梅,软尘飏曲,天也全无准。
数声邻笛,夜深枨触离恨。
愁对寂寞房栊,药炉火黑,气息香微酝。
远道河梁人几处,盼断翠鸳佳讯。
半拥纱衾,悄然独坐,松挽丝丝鬓。
窥窗梳月,有情来照方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