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鳌立极天不崩,谁著天柱东南方。
浑沌无窍不斧凿,谁开九锁如回肠。
栖真其人今在否,天坛千载空苍茫。
我来泉上一抚掌,龙洞激烈而腾骧。
翠蛟亭前无六月,天为洗涤心清凉。
雅欲削去仙隐迹,驱此山过云水乡。
断鳌立极天不崩,谁著天柱东南方。
浑沌无窍不斧凿,谁开九锁如回肠。
栖真其人今在否,天坛千载空苍茫。
我来泉上一抚掌,龙洞激烈而腾骧。
翠蛟亭前无六月,天为洗涤心清凉。
雅欲削去仙隐迹,驱此山过云水乡。
这首宋朝袁君儒的《大涤洞天留题》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自然景象。首句“断鳌立极天不崩”以神话中的巨鳌托天为喻,展现了天地稳固的壮观画面。接下来的两句“谁著天柱东南方”和“浑沌无窍不斧凿”暗示了天地开辟的神奇力量,没有人工痕迹,自然浑然天成。
诗人接着追忆“栖真其人今在否”,可能是指古代修道之人,表达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天坛“千载空苍茫”则渲染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洞天的寂静。诗人来到泉边,感受到“龙洞激烈而腾骧”的活力,象征着生命的勃发与自然的力量。
“翠蛟亭前无六月,天为洗涤心清凉”描绘了环境的清幽,即使炎热的六月,此处也清凉宜人,仿佛能洗涤心灵。最后两句“雅欲削去仙隐迹,驱此山过云水乡”表达了诗人想要超越世俗,追寻仙踪的愿望,希望山川能带他进入理想中的宁静之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奇特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大涤洞天的神秘与美丽,同时也寄托了诗人追求超脱尘世的理想。
画戟重门楚水阴,天涯欲暮共伤心。
南荆双戟痕犹在,北斗孤魂望已深。
莲花幕下悲风起,细柳营边晓月临。
有路茫茫向谁问,感君空有泪沾襟。
我本良家子,充选入椒庭。
不蒙女史进,更失画师情。
蛾眉非本质,蝉鬓改真形。
专由妾命薄,误使君恩轻。
啼沾渭桥路,叹别长安城。
夜依寒草宿,朝逐转蓬征。
却望关山迥,前瞻沙漠平。
胡风带秋月,嘶马杂笳声。
毛裘易罗绮,毡帐代金屏。
自知莲脸歇,羞看菱镜明。
钗落终应弃,髻解不须萦。
何用单于重,讵假阏氏名。
駃騠聊强食,筒酒未能倾。
心随故乡断,愁逐塞云生。
汉宫如有忆,为视旄头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