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东风落绛葩。几番醲露染丹砂。
熟来风吹似仙家。
滴处芳香沾玉笋,破时颜色胜金芽。
小儿三采不须誇。
一夜东风落绛葩。几番醲露染丹砂。
熟来风吹似仙家。
滴处芳香沾玉笋,破时颜色胜金芽。
小儿三采不须誇。
这首《浣溪沙·答平远翁送金桃》由元末明初诗人王行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金桃的美丽与香气,以及对友人深情厚谊的回应。
“一夜东风落绛葩”,开篇即以春风拂过,花瓣飘落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这里的“绛葩”指的是鲜艳的花朵,通过“一夜东风”的描绘,赋予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几番醲露染丹砂”,进一步描绘了金桃成熟的过程。通过“醲露”(指果实成熟时的汁液)与“丹砂”(红色的矿物,这里比喻成熟的果实),形象地展现了金桃从青涩到成熟的色彩变化,同时也暗示了其甜美与珍贵。
“熟来风吹似仙家”,将成熟的金桃比作仙家之物,既赞美了金桃的非凡品质,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神奇造化的赞叹。风中飘散的金桃香气,仿佛引领人们进入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
“滴处芳香沾玉笋,破时颜色胜金芽”,这两句分别从金桃的香气和颜色两个角度进行细致描绘。金桃的香气如同沾染在玉笋上的露珠,清新而诱人;而当金桃被采摘或自然裂开时,其内部的颜色比金芽更为鲜艳夺目,展现出金桃独特的魅力。
“小儿三采不须夸”,最后以孩童采摘金桃的情景收尾,既体现了金桃的易得,又通过“不须夸”表达了对金桃价值的谦逊态度。这不仅是对友人赠送金桃的感激之情的体现,也是对自然馈赠的珍惜与感恩。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金桃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美丽的外在特征,更蕴含了对自然、友情以及生活的美好祝愿与感慨,是一首富有诗意与情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