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越问·其八越茶》
《越问·其八越茶》全文
宋 / 孙因   形式: 骚

日铸山之英气兮,既发越于镆铘。

地灵泄而不尽兮,复薰蒸于草芽。

虽名出之最晚兮,为江南之第一。

视紫笋若奴台兮,又何论乎石花。

维瑞龙之为品兮,与此山以相亚。

意山脉之通贯兮,仙种同乎一家。

汲西岩之清泉兮,松风生乎石鼎。

滋芳液于灵襟兮,沆瀣集乎齿牙。

欧公录之归田兮,苏仙流诸佳咏。

伯玉注于诗版兮,文正赏其甘华。

至雁塔与花坞兮,固郡志之所载。

若馀姚之瀑布兮,尤茶经之所誇。

嗟陆羽之不逢兮,宜鉴味之绝少。

世方贵夫建茗兮,孰有知夫越茶。

客曰世非不知兮,顾茗禁之已苛。

亦幸其不尽知兮,姑舍是而言他。

(0)
鉴赏

诗中“日铸山之英气兮,既发越于镆铘”两句,通过对日铸山英气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越地茶叶生长环境和品质的赞美。"地灵泄而不尽兮,复薰蒸于草芽"则进一步强调了土地精华无穷,茶树吸收着这份精华,从而生成高质量的茶叶。

诗人自信地宣称越地之茶为“江南之第一”,并通过与紫笋、石花的比较,更突显出越茶的独特魅力。"维瑞龙之为品兮,与此山以相亚"则是对越茶品质的再次肯定,认为它能与高贵的瑞龙媲美,与此山相得益彰。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意山脉之通贯兮,仙种同乎一家”表达了诗人对越茶源远流长、品质卓绝的赞誉。而“汲西岩之清泉兮,松风生乎石鼎。滋芳液于灵襟兮,沆瀣集乎齿牙”则是对越地自然环境和茶水美味的描绘。

随后,“欧公录之归田兮,苏仙流诸佳咏。伯玉注于诗版兮,文正赏其甘华”几句,提及了历代文人雅士对越茶的推崇和赞誉,他们通过文学作品传颂越茶的美名。

最后,“至雁塔与花坞兮,固郡志之所载。若馀姚之瀑布兮,尤茶经之所誇”几句,是对越茶历史文化价值的肯定。而“嗟陆羽之不逢兮,宜鉴味之绝少”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亲尝到陆羽时代的越茶的遗憾和惋惜。"世方贵夫建茗兮,孰有知夫越茶"是对当时社会重视建 茗而轻视越茶的慨叹。

在结尾部分,“客曰世非不知兮,顾茗禁之已苛。亦幸其不尽知兮,姑舍是而言他”几句,则是在表达即使世人对越茶有所认识,但由于种种原因(如建 茗的限制政策),导致越茶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传扬。诗人似乎在感慨之余,也留下了一丝侥幸,因为这样也让越茶保持了其独特的魅力,未被世俗所渲染。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越地自然环境、茶树生长条件以及历代文人雅士的赞誉等方面的描绘,全面展示了越茶的高品质和深厚文化底蕴,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越茶未能得到应有重视的感慨。

作者介绍

孙因
朝代:宋

庆元慈溪人。孙梦观兄。理宗宝庆二年进士。仕至朝请大夫。晚年隐居四明山。博综古今,善属文,尝采会稽遗事作《越问》,以补王十朋《风俗赋》之缺。
猜你喜欢

六月初六.石子田东坑宫福联

雨霁含香千亩霭;风吹解愠五弦挥。

(0)

贺寿并婚联

三朝元老备三尊,更羡四代联帏,三祝华封荣寿域;

八一遐龄逢八月,欣观满堂辑庆,八千椿树茂乔门。

(0)

选成均

能养亲,兼能显亲,为人不愧李令伯;

有才力,先有志力,生子当如孙仲谋。

(0)

郭香草吟居作

听泉落岩间,想此地常流玉液;

看云攒树古,销吾侪无限俗尘。

(0)

门联

两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0)

集句联

蓄素守中,所思不远;返虚入浑,其声愈希。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