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黄华山房为杨孔直题》
《黄华山房为杨孔直题》全文
明 / 李坚(贞夫)   形式: 古风

黄华之山起城市,山人卜筑偎山址。

幽栖岂爱糜鹿群,万卷藏修遗孙子。

风回涧道松泠泠,濯缨亭畔竹琮琤。

午凉吹醒芸囱梦,尘心一洗秋空清。

地雄景胜天开设,长价腾声属髦杰。

万里桥西一草堂,千古人犹誇笔舌。

山房主人元功孙,构堂仰止多殷勤。

请看庙貌南山处,文公文敏伊何人。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黄华山房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氛围,展现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首句“黄华之山起城市,山人卜筑偎山址”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黄华山房所在之地的地理特征,山与城市的和谐共存,隐居者的选址智慧。接着,“幽栖岂爱糜鹿群,万卷藏修遗孙子”表达了居住者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通过藏书传给后代的教育理念。

“风回涧道松泠泠,濯缨亭畔竹琮琤”两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如山涧、松树、竹林等,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仿佛置身于自然之中,心灵得到了洗涤。“午凉吹醒芸囱梦,尘心一洗秋空清”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受,午后的凉风唤醒了内心的宁静,尘世的烦恼在秋日的天空下得以净化。

“地雄景胜天开设,长价腾声属髦杰”赞美了黄华山房所处之地的优越条件,以及它对杰出人物的吸引力,暗示这里不仅是自然美景的聚集地,也是文化精英汇聚之所。最后,“万里桥西一草堂,千古人犹誇笔舌”引用了杜甫的诗句,将黄华山房与历史上的文学成就相联系,强调了其在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山房主人元功孙,构堂仰止多殷勤”点出了黄华山房的主人及其对这座建筑的精心设计与维护,体现了对文化的尊重与传承。“请看庙貌南山处,文公文敏伊何人”则以文公(即宋代的理学家朱熹)为例,进一步强调了黄华山房作为文化圣地的地位,以及它对后世学者的影响。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黄华山房自然景观、人文氛围的描绘,以及对历史文化的追溯,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文化价值。

作者介绍

李坚(贞夫)
朝代:明

猜你喜欢

奉寄献恭叔父

寒澌缓缓回春流,闸河不任浮轻舟。

空斋腊去六十日,短梅疏花为客留。

梅花留客看春雪,三月西湖有此不。

浙中山水夙缘重,官辙过处皆曾游。

昔来趋庭不谒郡,潇洒题诗八咏楼。

今来下车谕父老,邻邑人识新君侯。

中年最乐奉亲事,况自官舍涓兰修。

愉愉门内涤牏器,善气已动舆人讴。

琦也弱岁从诸父,僧院镫火春徂秋。

栖鸦暮满窗外树,斜月照见低枝樛。

依稀此景但畴昔,辗转人海嗟萍游。

新岁岭外有消息,阿叔奉檄归梧州。

仲兄匆匆别数月,踪迹尚滞藤溪头。

惘然当别念家事,未敢孟浪干时忧。

都门送人已屡屡,居者不去宁无求。

颇思十亩有收获,胜似朝市为身谋。

高堂康健慰游子,宁赡邸费无归休。

亲慈自望可树立,力薄欲进途无由。

求才正亟汰冗长,太仓鼠雀能勿羞。

还家温凊帅群季,何有郁郁思八驺。

(0)

送星阶入都·其四

江月江花照我颜,绕庐春水碧如环。

微吟浅画閒滋味,瘦策宽鞋独往还。

我自芝薇怀世外,君如兰雪在人间。

归来莫忘渔洋句,江上莼莼鲈话故山。

(0)

村居杂感·其三

洞庭千里气萧森,杀伐愁连大地阴。

上相徒闻驰传出,全军已报凿舟沈。

蛮氛日夜蒸江汉,鄂渚风烟阅古今。

一片涂膏问谁致,祇应猿啸答枫林。

(0)

闻故园近日消息伤乱忧家杂成五首·其三

駴绝姚江秏,谁详倡乱因。

赤丸斫文吏,白榛聚州民。

世变无完土,家危有老亲。

谁令轻远役,日夕泪沾巾。

(0)

题程穆庵石巢读书图

带草萦书石听诗,旧安巢处凤栖枝。

颖居叔党能为赋,籀注游秦早决疑。

佳日林亭良不负,清秋篇什最相思。

打钟扫地寻常事,过客光阴读画时。

(0)

信阳道中·其二

片云挟雨火急行,南村忽阴北村晴。

百里外见黾阨山,峰尖正与吾眉平。

沙石荦确路纡仄,投驿停车日已匿。

仆夫争饼饥火煎,驱蚊马粪烧青烟。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