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此全无暑,虚栏千里风。
看飞云度水,听落石鸣空。
日月忙乌兔,春秋递燕鸿。
一生尘里过,烟艇羡渔翁。
到此全无暑,虚栏千里风。
看飞云度水,听落石鸣空。
日月忙乌兔,春秋递燕鸿。
一生尘里过,烟艇羡渔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汝燧的《夏日普信寺江阁》,描绘了夏日江阁中的清凉景象和诗人的心境。首句“到此全无暑”直接表达了江阁处的凉爽宜人,暑气全消。接着,“虚栏千里风”写出了栏杆外的广阔空间,清风习习,令人心旷神怡。
“看飞云度水,听落石鸣空”通过视觉与听觉的描绘,展现了江面云影掠过水面,以及风吹过山石发出空灵声响的动态画面,富有诗意。诗人寓情于景,流露出对自然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日月忙乌兔,春秋递燕鸿”运用拟人手法,将日月比喻为忙碌的乌兔,春秋交替比喻为燕鸿南来北往,暗示时光匆匆流逝。最后,“一生尘里过,烟艇羡渔翁”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生活的感慨,羡慕渔翁的闲适生活,希望能像渔翁一样远离尘嚣,享受宁静的江上生涯。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宋诗清新淡雅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夏日江阁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螟。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翠微终南里,雨后宜返照。
闭关久沈冥,杖策一登眺。
遂造幽人室,始知静者妙。
儒道虽异门,云林颇同调。
两心相喜得,毕景共谈笑。
暝还高窗眠,时见远山烧。
缅怀赤城标,更忆临海峤。
风泉有清音,何必苏门啸。
关戍惟东井,城池起北辰。
咸歌太平日,共乐建寅春。
雪尽青山树,冰开黑水滨。
草迎金埒马,花伴玉楼人。
鸿渐看无数,莺歌听欲频。
何当遂荣擢,归及柳条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