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从南陵,得草名金盘。
金盘有仁性,生在林一端。
根节岁一节,食之甘而酸。
风俗竞采掇,俾人防急难。
巴中蛇虺毒,解之如走丸。
巨叶展六出,软干分长竿。
摇摇绿玉活,袅袅香荷寒。
世云暑酷月,郁有神物看。
天之产于此,意欲生民安。
今之为政者,何不反此观。
知彼苛且猛,慎勿虐而残。
一物苟失所,万金惟可叹。
莫并蒿与莱,岂羡芝及兰。
勤渠护根本,栽植当庭栏。
寄言好生者,休说神仙丹。
今春从南陵,得草名金盘。
金盘有仁性,生在林一端。
根节岁一节,食之甘而酸。
风俗竞采掇,俾人防急难。
巴中蛇虺毒,解之如走丸。
巨叶展六出,软干分长竿。
摇摇绿玉活,袅袅香荷寒。
世云暑酷月,郁有神物看。
天之产于此,意欲生民安。
今之为政者,何不反此观。
知彼苛且猛,慎勿虐而残。
一物苟失所,万金惟可叹。
莫并蒿与莱,岂羡芝及兰。
勤渠护根本,栽植当庭栏。
寄言好生者,休说神仙丹。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名为“金盘”的草药生长在南陵,具有独特的仁性和医疗功效。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草药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对自然恩赐的人类深切感激,同时也蕴含着对当时统治者的批评与期望。
在描绘金盘草的形态、生长环境及风俗采集情况时,诗人运用了“根节岁一节”、“巨叶展六出”等生动的语言,使读者仿佛能亲临其境。金盘草不仅食之甘酸,更有解毒之效,其重要性被诗人通过“俾人防急难”和“巴中蛇虺毒,解之如走丸”这些比喻强调。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转向深沉的哲理探讨。面对自然界中的神奇事物,如金盘草等,诗人发出“天之产于此,意欲生民安”的感慨,表达了对大自然赋予人类福祉的赞美与信任。而后又转向现实政治的批评,“今之为政者,何不反此观”中蕴含着诗人对统治者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以天然的道德来治理国家,避免暴虐和残酷。
最后,诗人通过“莫并蒿与莱,岂羡芝及兰”等句子,提醒读者不要混淆了真正有价值的事物,应当珍惜那些对人类有益的东西。结尾处,“寄言好生者,休说神仙丹”则是诗人对于追求长生不老之药的一种嘲讽和告诫,提倡人们应该重视现实生活中的简单而宝贵的事物。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理解,也透露出作者对于政治理念和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
风淡烟浓,困人天气,被池香暖贪眠。
恼晓莺啼破,春梦阑珊。
强起悄登妆阁,无限恨、都上眉尖。
漫赢得,镜中人,对着意相怜。恹恹。
愁成病也,任云鬓蓬松,懒整花钿。
把凤钗轻掷,日日虚占。
无奈青鸾信杳,凭栏望、泪眼几穿。
春郊外,马嘶芳草,常认归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