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夕泛海东寻梅岑山观音大士洞遂登盘陀石望日出处及东霍山回过翁浦问徐偃王旧城八首·其五》
《夕泛海东寻梅岑山观音大士洞遂登盘陀石望日出处及东霍山回过翁浦问徐偃王旧城八首·其五》全文
元 / 吴莱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遥观杳无极,宛与东霍邻。

悲夫童男女,去作鱼鳖民。

纻屿尚馀聚,蓬山宁尔神。

古棹苔驻迹,仙枰竹袪尘。

短褐徒为拂,飞槎邈难亲。

好携支机石,去跃织女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泛舟海上,寻找梅岑山和观音大士洞的旅程。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遗迹的追思。

首句“遥观杳无极,宛与东霍邻”描绘了诗人远眺大海,仿佛能与远处的东霍山相接的情景,展现出一种辽阔而神秘的意境。接着,“悲夫童男女,去作鱼鳖民”表达了诗人对古代童男女被牺牲以祭祀神灵的悲剧命运的感慨,流露出对人类历史中残酷仪式的反思。

“纻屿尚馀聚,蓬山宁尔神”两句则转向对自然景观的描述,通过“纻屿”和“蓬山”的意象,展现了岛屿和山峰的静谧之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

“古棹苔驻迹,仙枰竹袪尘”描绘了古船在苔藓覆盖的痕迹上停泊,以及仙人棋盘在竹林中清新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短褐徒为拂,飞槎邈难亲”表达了诗人虽然渴望接近仙境,但现实中的障碍(如穿着简陋的短褐,无法轻易到达遥远的飞槎)使得这一愿望难以实现,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和无奈。

最后,“好携支机石,去跃织女津”则是诗人的心愿,希望能够携带传说中的支机石,前往织女渡口,暗含着对神话故事的向往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以及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吴莱
朝代:元

(1297—1340)婺州浦江人,初名来,字立夫,号深袅山道人。吴直方子。从学于方凤,博极群书。仁宗延祐七年以《春秋》举进士,不第。退居深袅山中,穷诸书奥旨,著《尚书标说》、《春秋世变图》、《春秋传授谱》、《古职方录》、《孟子弟子列传》、《楚汉正声》、《乐府类编》等书。后以御史荐,授长芗书院山长,未上卒。私谥渊颖先生。有《渊颖集》 
猜你喜欢

遣兴

早愿风云会,那知岁月侵。

未应忘故步,已觉负初心。

蕙帐聊跧伏,天阍隔遽深。

且凭诗遣兴,往事任瓶沉。

(0)

咏史.匡衡

铺陈治道本群经,无愧更生与董生。

不赖王尊作鸣凤,欺天一点未分明。

(0)

姚国秀十咏·其四勒马山

六合横驰骛,道人门不开。

回头顾明命,鞭辟入身来。

(0)

姚国秀十咏·其三玉女峰

道心苦难足,造物冷看人。

铁汉未成就,遗渠妍笑颦。

(0)

鼓琴行送许深父同知被诏赴阙

伯牙非不善鼓琴,指下能写山高而水深。

亦有师旷号精绝,蜚雪白昼为重阴。

吾琴不以与二子,二子不过衰季愁叹而悲吟。

后夔安在九嶷远,南风不竞凤鸟瘖。

恭惟高宗复古殿得此,净洗禁昧朱离任。

一鼓朝纲日井井,再鼓边柝秋沉沉。

桑麻万里皆按堵,笙歌三纪无沾襟。

桥山遗此岁月侵,何时雅颂得所籥不僣。

宝藏岂爱五重玉,市价敢论双南金。

公归旧隐三霜砧,天子恭默思商霖。

君臣祥琴适相际,使者十辈来骎骎。

白麻已草弄印久,端揆虚左谁当今。

我抱此琴病山林,不如送公西归调釜鬵。

但愿为作南风音,上以对扬高宗中兴之大业,下以追还虞舜万国之欢心。

(0)

送谢希孟归黄岩四首·其二

法令如牛毛,斯鞅信手成。

簿书积丘山,赵张眼愈明。

万人立下风,国势尊且荣。

未省三代前,谁独有此名。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