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匡衡》
《咏史.匡衡》全文
宋 / 陈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铺陈治道本群经,无愧更生与董生。

不赖王尊作鸣凤,欺天一点未分明。

(0)
注释
治道:治理国家的原则或方法。
群经:各种儒家经典著作。
更生:指更生(古人名),这里泛指有学问的人。
董生:董生(古人名),同样指有学问的人。
王尊:古代贤臣,比喻有权势的人。
鸣凤:比喻贤能之士,此处指王尊。
欺天:欺骗上天,形容不诚实的行为。
未分明:不明显,不被人察觉。
翻译
治理国家的根本原则源于经典,我无愧于与更生、董生齐名。
我的成就并非依赖于像王尊那样的显赫地位,那一点点欺瞒天下的行为并不明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普所作的《咏史·匡衡》,主要通过对历史人物匡衡的评价,表达了对治国之道和道德修养的思考。首句“铺陈治道本群经”指出匡衡以儒家经典为基础,致力于国家治理,显示出他对传统学问的尊重和应用。次句“无愧更生与董生”将他与西汉学者更生(疏广)和董仲舒相提并论,赞扬他的学识和品格。

然而,后两句“不赖王尊作鸣凤,欺天一点未分明”则转折表达了批评之意。"王尊"是汉代名臣,此处可能暗指匡衡不应仅依赖个人声望,而应实行政策。"欺天一点未分明"则暗示他在某些行为上可能有过失,不完全光明磊落,有欺骗或隐瞒的嫌疑。

整体来看,这首诗在赞美匡衡的同时,也揭示了对他的道德瑕疵的审视,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历史人物的复杂评价和深沉反思。

作者介绍
陈普

陈普
朝代:宋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猜你喜欢

得张师石书却寄

杜门久与故人违,忽有音书到竹扉。

过眼物华双鸟翼,惊心风雨一牛衣。

春云江树黄泥坂,秋水渔灯赤鼻矶。

日暮狂歌当浊酒,不禁西望思依依。

(0)

追忆梁益旧游

梁州秋叶落纷纷,沮水西来沔水分。

斜去遥知南郑路,道傍曾拜武侯坟。

长藤婉婉缠秦树,寒雨昏昏湿栈云。

邻近墓门谁勒石,征西尚有马将军。

(0)

秋日怀幔亭先生二首·其二

秋色苍茫上佩刀,故人消息梦魂劳。

石城剧报收袁粲,鲁国惊闻捕孔褒。

雪窖羝羊双涕泪,锦官杜宇一悲号。

好凭万骑平南将,急趁江风挂战袍。

(0)

登天宇浮屠绝顶望海

兴至超然到上头,凭虚萧瑟见高秋。

诸天冥冥人非想,大地茫茫我亦愁。

俯听苍蝇喧万瓦,遥看白马走中流。

海神未许探幽窟,倏忽风烟起蜃楼。

(0)

送人之耒阳

湖北湖南水尽浮,杜鹃啼歇过衡州。

几重高峡穿天下,万里平江入汉流。

念母徐生终去魏,思乡王粲故依刘。

少陵古墓依然在,酹酒荒原无限愁。

(0)

破龙涧

法雷夜响沧江底,铁井怒裂毒龙尾。

空山石破真珠喷,一夜化作莲花水。

潺潺万壑听琴声,野花落涧春香生。

清寒自是泻石髓,霜液岂染蛟涎腥。

火鬐电鬣从天下,至今寒泉尚馀赭。

千年松老褪苍鳞,犹似蜿蜒神物化。

山僧晚汲风满衣,洗钵贮得真龙归。

胆瓶插花佛前供,雷雨还从钵内飞。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