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何为耕,瀛洲之曲。
玉山分雨秧苗绿,苍龙为耘虎收谷。
炊烟晨起蒸为云,银河昼洗尘沙昏。
酿成九霞为君寿,何必休粮苦长瘦。
树阴阴,草青青。
人间作苦秋无成,吁嗟归来乎,吾与尔耕。
子何为耕,瀛洲之曲。
玉山分雨秧苗绿,苍龙为耘虎收谷。
炊烟晨起蒸为云,银河昼洗尘沙昏。
酿成九霞为君寿,何必休粮苦长瘦。
树阴阴,草青青。
人间作苦秋无成,吁嗟归来乎,吾与尔耕。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图景,以耕作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感慨。首句“子何为耕,瀛洲之曲”以疑问开篇,引出主人公在仙境般的瀛洲角落从事农耕的情境。
“玉山分雨秧苗绿,苍龙为耘虎收谷”运用了神话色彩,将山水赋予灵性,象征着丰收的希望。接下来,“炊烟晨起蒸为云,银河昼洗尘沙昏”描绘了乡村清晨炊烟袅袅上升如云,白天银河倒映,洗净尘埃的宁静画面,富有诗意。
“酿成九霞为君寿,何必休粮苦长瘦”表达了诗人对周炼师的祝愿,希望他通过辛勤劳动获得丰盛的生活,不必过于节俭。最后,“树阴阴,草青青”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和谐,与前文的农耕生活相呼应。
“人间作苦秋无成,吁嗟归来乎,吾与尔耕”则流露出诗人对世间劳苦的感叹,呼唤人们回归淳朴的田园生活,共同耕作,享受简单而真实的快乐。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体现了元末明初诗歌的清新风格。
斜日照平地,乱云如雪峰。
仙人海峤出,锻炼金芙蓉。
当春数雨土,黄雾为昏蒙。
楚粤正攻战,数州犹鞠凶。
山左榆无皮,江东焦稑穜。
修河众流绝,漕舰告不通。
悯恻廑慈寿,圣人在斋宫。
遽下罪己诏,拜上天坛封。
清风倏汛扫,布雨鞭灵霳。
始觉云气正,庶几粱豆丰。
黔黎望苏息,四海心理同。
纪纲肃扆宁,草野皆帡幪。
惟当去智巧,饮食安颛蒙。
高谈似匡济,乐祸非英雄。
夜来北风打船头,百丈千夫拽土牛。
今朝风暖水北泻,我船疾走过于马。
风去风来天为政,征人坐守孤篷听。
若使乘流长顺风,世人尽到蓬莱宫。
世路浮沉亦如是,迟且勿嗔速勿喜。
坎坷康庄不自由,捷足岂得夸良谋。
君不见平津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