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问西泠陆讲山,飘然一钵竟忘还。
乘云或化孤飞鹤,来往天台雁宕间。
君问西泠陆讲山,飘然一钵竟忘还。
乘云或化孤飞鹤,来往天台雁宕间。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洪升所作的《答友人》,以对西泠陆讲山的追忆和想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首句“君问西泠陆讲山”,以友人的询问引出对陆讲山的回忆,西泠为杭州西湖边的一处胜地,陆讲山则可能是诗中虚构或寄托某种理想之地的人物。次句“飘然一钵竟忘还”描绘了陆讲山行踪不定、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一钵象征其简朴的生活,忘还则暗示其对世俗的超脱。
后两句“乘云或化孤飞鹤,来往天台雁宕间”,进一步展现了陆讲山的超凡脱俗,他可能在云间飞翔,化身为孤独的飞鹤,在天台山与雁荡山之间自由往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意境。
山云怜客岁晚行,小雨遽止雪不成。
阴霾渐开日隐见,轧轧笋舆和涧声。
谷中青烟一缕起,忽散无迹旋复生。
上岭下岭颇费脚,草径荦确仍斜横。
千林叶尽百草瘁,乔松劲竹吾同盟。
野梅解后亦数数,雪色风香相送迎。
路无里堠界远近,晨行暮止那记程。
田家团栾地炉煖,新醅旋泼肥鸡烹。
泛舟溪上岂不乐,吾独何为无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