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浮云宿七尺》
《过浮云宿七尺》全文
元 / 孟淳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山云怜客岁晚行,小雨遽止雪不成。

阴霾渐开日隐见,轧轧笋舆和涧声。

谷中青烟一缕起,忽散无迹旋复生。

上岭下岭颇费脚,草径荦确仍斜横。

千林叶尽百草瘁,乔松劲竹吾同盟。

野梅解后亦数数,雪色风香相送迎。

路无里堠界远近,晨行暮止那记程。

田家团栾地炉煖,新醅旋泼肥鸡烹。

泛舟溪上岂不乐,吾独何为无此情。

(0)
鉴赏

这首元代孟淳的《过浮云宿七尺》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生活之趣。

首句“山云怜客岁晚行”,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山间云雾赋予情感,仿佛在陪伴着旅人,增添了一丝温暖与慰藉。接着,“小雨遽止雪不成”描述了天气的变化,小雨停歇,未见雪花,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遗憾的氛围。

“阴霾渐开日隐见,轧轧笋舆和涧声”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云雾逐渐散去,阳光时隐时现的景象,以及乘坐竹轿(笋舆)穿行于山涧间的声音,生动地勾勒出旅途中的宁静与和谐。

“谷中青烟一缕起,忽散无迹旋复生”描绘了山谷间青烟袅袅升起,又迅速消散,随后再次涌现的情景,富有动态美,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上岭下岭颇费脚,草径荦确仍斜横”则通过描写上下山岭的艰辛与草径的崎岖,体现了旅途的不易,但同时也暗示了旅人坚韧不拔的精神。

“千林叶尽百草瘁,乔松劲竹吾同盟”表达了对自然界的赞美,即使在万物凋零之时,依然有松竹相伴,象征着坚韧与永恒。

“野梅解后亦数数,雪色风香相送迎”描绘了野梅开放,与雪色、风香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冬日画卷,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

“路无里堠界远近,晨行暮止那记程”通过描述道路没有里程标记,晨起夜归,强调了旅途的漫长与孤独,同时也体现了旅人的自由与洒脱。

“田家团栾地炉煖,新醅旋泼肥鸡烹”描绘了农家温馨的生活场景,火炉温暖,新酿的酒与烤鸡香气扑鼻,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泛舟溪上岂不乐,吾独何为无此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羡慕,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自我反思,引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境的佳作。

作者介绍

孟淳
朝代:元   字:君复   号:能静   籍贯:元德安府随州   生辰:1264—?

(1264—?)元德安府随州人,寓湖州,字君复,号能静。孟之缙子。以父荫入仕。成宗元贞间累官平江路总管,历太平、处州、徽州等路总管,以常州路总管致仕。
猜你喜欢

春晴独坐次叔祖阁学韵

䰐鬖绿柳拂垣衣,课蜜蜂忙踏蕊归。

须趁一春随意适,极知万事转头非。

添垆麝饼遮残火,拥案尘编绝故韦。

便当清欢忘肉味,况安淡泊少甘肥。

(0)

淳熙巳酉二月二日皇帝登宝位镃获厕廷绅辄成驩喜口号十首·其四

宣召班排过隔廊,耸闻神器授储皇。

只将揖逊为家法,我宋真宜万代昌。

(0)

忆萝月/清平乐.寓清平乐客盱江,秋夜鼓琴,思故山作

新凉窗户。闲对琴言语。弹到无人知得处。

两袖五湖烟雨。坐中斗转参横。珠躔碎落瑶觥。

忆著故山萝月,今宵应为谁明。

(0)

野竹

野竹何修修,森然满山麓。

清溪漱苍根,夜雨滋寒玉。

干密风岂摇,林深鸟应宿。

苍山黄叶中,见此歘惊目。

经行一回首,何用慰羁束。

(0)

闽中山间每早白雾四塞咫尺不辨

闽岭冬候晚,岁穷殊未寒。

谁为五里雾,皓皓怀群山。

剥琢斧斤响,啁啾禽鸟閒。

逖听知何处,四顾但漫漫。

恍如湖水秋,眇与天相连。

乔林膏沐已,远岫渐披颜。

高阁延朝景,清辉泛林端。

谅非侵晨兴,讵识景物閒。

忽思乡社岁,日晏未开关。

(0)

夜坐

地炉火煖壁灯青,虚阁风惊铎乱鸣。

门掩上方山月黑,北窗危坐听松声。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