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玉屏风水曲流,满船丝竹载清秋。
步随明月瑶台去,无数红云夜不收。
苍玉屏风水曲流,满船丝竹载清秋。
步随明月瑶台去,无数红云夜不收。
这首元代诗人余嘉宾的《武夷九曲棹歌(其八)》,描绘了一幅夜晚泛舟武夷九曲溪的美丽画卷。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与赞美。
首句“苍玉屏风水曲流”,以“苍玉屏”形容溪水两岸的山峦,仿佛是天然雕琢的玉石屏障,而“水曲流”则描绘出溪水蜿蜒曲折的动态美,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接下来,“满船丝竹载清秋”一句,将船上音乐的轻柔与秋天的清新融为一体,不仅渲染了夜晚泛舟的愉悦气氛,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步随明月瑶台去”,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随着月光指引,漫步于如瑶台般的仙境之中,充满了浪漫与神秘色彩。最后,“无数红云夜不收”一句,以“红云”象征晚霞或落日余晖,即使在夜晚,这些美丽的景象依然在空中飘散,难以完全消散,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留恋与赞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武夷九曲溪夜晚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在此情境下的情感体验,既富有画面感,又蕴含着深邃的情感与哲思,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岁晏天萧萧,日落山苍苍。
寻幽度小涧,眺远跻层冈。
班坐古道上,落叶满地黄。
行人去自急,归鸟栖亦忙。
偶兹一饷间,慨彼千劫长。
知愚各有殉,博策俱忘羊。
人生今几晨,聊复尽此觞。
赤龙推车出暘谷,欲将烛光烧却珊瑚屋。
黑龙奋怒起天池,欲倒海水浸却扶桑枝。
黔黎代为黑龙诉,帝命赤龙且回驭。
已欣膏泽沃焦尘,复畏连阴起寒雾。
地裂不补难望秋,天漏不补亦可忧。
我愿二龙行天各一日,水火停齐万宝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