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樵谁敢斲蒿莱,翠柏阴中兆域开。
鹓序衣冠晨拜舞,龙宫星斗夜昭回。
宣章道士声如鹤,守影中人发似梅。
礼罢不须灯火伴,联镳乘月下山来。
野樵谁敢斲蒿莱,翠柏阴中兆域开。
鹓序衣冠晨拜舞,龙宫星斗夜昭回。
宣章道士声如鹤,守影中人发似梅。
礼罢不须灯火伴,联镳乘月下山来。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诗描绘了一幅山陵祭祀后的宁静景象。首句“野樵谁敢斲蒿莱”,以问句形式表达了对山陵神圣之地的敬畏,无人敢于在此砍柴,暗示了环境的肃穆。接着,“翠柏阴中兆域开”描绘了墓地周围翠柏成荫,象征着陵墓的庄重和永恒。
“鹓序衣冠晨拜舞”写的是清晨祭祀时文人士大夫整齐的仪仗和虔诚的舞蹈,体现了对先人的尊重和崇敬。“龙宫星斗夜昭回”则通过星辰的移动,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祭祀仪式的延续。
“宣章道士声如鹤”形象地刻画出道士诵经的声音清亮如鹤鸣,增添了神秘的气氛。“守影中人发似梅”则借守陵人的白发,寓言岁月的沧桑和忠诚的坚守。
最后两句“礼罢不须灯火伴,联镳乘月下山来”,描述祭祀完毕后,众人在月光下结伴下山,无需灯火照明,显得静谧而自然,体现了对传统礼仪的尊重和对自然的亲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祭祀过程中的庄重氛围和人们对先人的深深怀念,展现了明朝士人的文化情怀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