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洞庭篇寿严中翰》
《洞庭篇寿严中翰》全文
明 / 申时行   形式: 古风

崔嵬乎洞庭之山,乃在勾吴之墟具区之薮。

芙蓉点点七十二,双结青螺绾其口。

我昔凌沧洲,振衣千仞巅。

西登缥缈接银汉,东望莫釐生紫烟。

珠宫贝阙俨相向,恍似员峤方壶天。

吾闻灵威丈人入林屋,手探苍水金庭箓。

又闻毛公羽化留空坛,时有鸾鹤来云端。

兹山信美多灵秘,幽栖故是神仙地。

主人三殿倦挥毫,出山便作还山计。

只今六十早归田,摄生日诵参同篇。

洞庭之水酿春酒,醉来恣拍洪厓肩。

(0)
鉴赏

这首《洞庭篇寿严中翰》由明代诗人申时行所作,以洞庭山为背景,描绘了一幅仙气飘渺、充满神秘色彩的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洞庭山的壮丽与神秘,以及与神仙世界的联系。

首句“崔嵬乎洞庭之山”,开篇即以巍峨的山势引出主题,暗示洞庭山的雄伟壮观。接着,“乃在勾吴之墟具区之薮”则点明了其地理位置,位于江南之地,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接下来的“芙蓉点点七十二,双结青螺绾其口”,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洞庭山的自然景观与神话元素相结合,赋予了山峰以生命和灵性。

诗人回忆自己曾经登临此山,感受到其与天相接的壮丽景象,以及东方远山的紫色烟云,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珠宫贝阙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山中仙界的氛围,让人仿佛能感受到与神仙世界的连接。

“吾闻灵威丈人入林屋,手探苍水金庭箓”一句,借传说中的灵威丈人进入林屋,探寻神秘的金庭箓,增添了故事的神秘色彩,同时也表达了对洞庭山神秘力量的敬畏之情。

“又闻毛公羽化留空坛,时有鸾鹤来云端”则通过毛公羽化的传说,以及鸾鹤的出现,进一步强化了洞庭山作为神仙栖息之地的形象。

最后,诗人感慨于洞庭山的美景与神秘,表达了对严中翰的祝福,希望他能在这样的仙境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同时也能在归隐之后,继续追求精神上的升华,通过诵读《参同篇》等道家经典,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洞庭山的自然之美,也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作者介绍
申时行

申时行
朝代:明   字:汝默   号:瑶泉   籍贯:明朝中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535年-1614年

申时行(1535年-1614年),字汝默,号瑶泉,晚号休林居士。明代大臣。明朝中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嘉靖四十一年殿试第一名,获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礼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首辅、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
猜你喜欢

题林择之欣木亭

危亭俯清川,登览自晨暮。

佳哉阳春节,看此隔溪树。

连林争秀发,生意各呈露。

大化本无言,此心谁与晤。

真欢水菽外,一笑和乐孺。

聊复共徜徉,殊形乃同趣。

(0)

进贤道中

往辞湘水曲,今过豫章城。

改岁无多日,到家才几程。

昼怜春意迫,夜喜月华清。

此去无淹轨,前涂似掌平。

(0)

再用韵题翠壁

孤亭一目尽天涯,俯瞰烟村八九家。

翠壁何年悬布水,绿阴经雨堕危花。

杖藜徙倚凝春望,觅句淹留到晚衙。

珍重诗翁莫相恼,枯肠搅断鬓丝华。

(0)

苧溪道中

秋山有红树,忽忆野田中。

禾黍收将尽,氛埃晚欲空。

登原悲落景,倚杖怯高风。

更有寒塘水,应将此处同。

(0)

刘阮洞

桃花当日未成蹊,已有幽禽语翠微。

楚峡行云空入梦,秦台鸣凤要同飞。

仙家长若三春好,人境何知万事非。

访问丘园荒旧迹,却应回首悔来归。

(0)

游石门洞

雁山饱见两龙湫,洗眼新观石洞流。

欲向故乡寻白鹿,先来仙隐访青牛。

破荒喜诵刘郎句,跻险思从谢客游。

天下林泉看未足,分将身世早休休。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