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松老桧拥华坛,鹤唳猿啼白昼閒。
烟篆香残凌汉表,风飘仙乐响山间。
高烧华岳金莲炬,齐到黄冈玉笋班。
独步苍苔寻故址,恍然咫尺觐天颜。
苍松老桧拥华坛,鹤唳猿啼白昼閒。
烟篆香残凌汉表,风飘仙乐响山间。
高烧华岳金莲炬,齐到黄冈玉笋班。
独步苍苔寻故址,恍然咫尺觐天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景象,充满了神秘与宁静之美。首先,“苍松老桧拥华坛”,以苍松老桧的茂盛衬托出华坛的庄严与古老,仿佛这坛场自古以来就静静地伫立在这片天地之间,见证着历史的更迭。
接着,“鹤唳猿啼白昼闲”,鹤唳猿啼,虽是寻常之景,但在白昼的宁静中却显得格外悠扬,仿佛大自然的音乐家在为这仙境奏响和谐的旋律,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生机。
“烟篆香残凌汉表,风飘仙乐响山间”两句,将视觉与听觉巧妙结合,烟篆香残,象征着仪式的结束,但仙乐却依然回荡在山间,仿佛是仙境中的声音,穿越云霄,久久不散,增添了诗作的梦幻色彩。
“高烧华岳金莲炬,齐到黄冈玉笋班”描绘了祭祀时的壮观场景,华岳金莲炬的燃烧,不仅照亮了仪式现场,也象征着神圣与辉煌;而“玉笋班”的齐集,则体现了众人的虔诚与恭敬,共同参与这一神圣的仪式。
最后,“独步苍苔寻故址,恍然咫尺觐天颜”表达了诗人独自漫步于苍苔之上,寻找着古老的痕迹,仿佛与天地间的神灵进行着心灵的交流,感受到一种超越世俗的神圣感,仿佛与天庭的距离不过咫尺,这种体验既神秘又令人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仙境,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于自然与宗教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
古愁流一发,冻华湿瓦,天影欲离青。
婵娟初斗罢,密迩佳期,好事会圆成。
微遮茜袖,想峭鬟窥树轻盈。
须后夜瑶空雪意,补足二分明。吟声。
花间暗度,唤起冰轮,悄催他端正。
还只恐庞儿越瘦,不耐风棱。
影娥池上无人到,管荒波半角枯菱。
仙梦冷,寒簧被也霜凝。
年征开宝,王维吴越,西关祖塔新修。
资福贝多,镌经宝箧,庄严窣堵千秋。剞氏巧凋锼。
印鱼笺八万,舍利光遒。
虎气朝腾,爵离宵毁出阎浮。何人访古搜求。
赠西江帅阃,曾伴兜鍪。
飞骑夜来,严城夕入,琳编战利同收。滕阁俯江流。
叹阿房秦火,遗址空留。
剩付修罗,贤劫閒话记南州。
宛转流苏,罗帐四垂,鹊语绿窗才晓。
绣枕梦回,红檐雨歇,轻阴尚笼花杪。
海棠过了,满雕砌、落红谁扫。
念春人,似玉蕊一枝,镜菱偷照。炙薰垆、麝烟暗袅。
搴珠箔、又怯翠衫寒峭。
薄鬓贴蝉,轻纨扑蝶,南园久无人到。杏悭桃小。
盼骄马、踏青来早。印鞋尖,似犹是、去年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