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邂蚤虱,蚰蜒引可怵。
奇香衣恣薰,损肺毋乃疾。
如何顿忘损,而云岂无益。
菖蒲邂蚤虱,蚰蜒引可怵。
奇香衣恣薰,损肺毋乃疾。
如何顿忘损,而云岂无益。
这首诗描绘了菖蒲与蚤虱、蚰蜒之间的互动,以及对使用菖蒲香气的反思。"菖蒲邂蚤虱"暗示菖蒲可能吸引了一些不速之客,如寄生虫,"蚰蜒引可怵"则表达了对蚰蜒这类小生物可能带来的惊吓。接着,诗人指出虽然菖蒲散发出奇异香味,人们可能会沉溺于熏衣,但这种行为可能会损伤肺部,引发疾病。
"损肺毋乃疾"直接表达了担忧,诗人质疑过度依赖菖蒲香气是否真的有益健康。最后,诗人发出疑问:"如何顿忘损,而云岂无益?"这是对人们是否能意识到潜在危害,以及是否真正认识到菖蒲香气的双面性的质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菖蒲为媒介,寓言般地探讨了生活中的利弊权衡,提醒人们在享受事物的同时,也要关注其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我性苦拙疏,与世不相偶。
平生不如意,往往十八九。
何以遣此怀,赖有樽中酒。
去冬酿碧香,颇不计升斗。
准拟与亲朋,兴来一聚首。
庶几牢落中,时时开笑口。
偷儿何好事,一夕负之走。
可惜数十壶,化为一乌有。
昔闻韦秀才,有酒盗不取。
今我乃致寇,退省良可丑。
无乃造物者,知我疏慵久。
恐我醉时狂,未免自遗咎。
用此警昏迷,意在鞭其后。
顾我虽无知,自爱岂不厚。
从今誓改图,停此传杯手。
炷香捧茶瓯,闭门清自守。
坐对古圣贤,永作忘年友。
衰年厌尘劳,久念作净观。
奉祠还故山,阅岁更过半。
草草结茅庐,虽无轮与奂。
水作绿罗衣,山为青玉案。
自足了馀生,岂谓浮名绊。
牵从江上来,去国同王粲。
既与猿鹤疏,还惊鸥鹭散。
公馀坐危亭,四顾云影乱。
新诗忽鼎来,累日饱吟玩。
洗我胸中尘,宛如睹清盼。
信知隐侯家,句法有成算。
方今苦乏材,当馈屡兴叹。
如公人物英,宁久从远宦。
会见御追风,起自长淮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