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小阁临青嶂,红树莲宫接薜萝。
斜日半岩开古殿,野烟浮水掩轻波。
菊迎秋节西风急,雁引砧声北思多。
深夜独吟还不寐,坐看凝露满庭莎。
山城小阁临青嶂,红树莲宫接薜萝。
斜日半岩开古殿,野烟浮水掩轻波。
菊迎秋节西风急,雁引砧声北思多。
深夜独吟还不寐,坐看凝露满庭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山城风光图。开篇“山城小阁临青嶂,红树莲宫接薜萝”两句,通过对山城高阁和红叶连绵的描写,展现了秋色中的山城之美,同时也映衬出诗人居所的幽深。
“斜日半岩开古殿,野烟浮水掩轻波”两句,则是通过光线与自然景物的对比,勾勒出一幅静谧的秋日图景。斜阳照射在山岩上,古老的殿宇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庄严,而远处的野烟则轻柔地飘浮在水面之上,让人感觉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
“菊迎秋节西风急,雁引砧声北思多”两句,则转入了对秋天景象的描绘。秋菊怒放,与西风相遇显得更加英姿飒爽;而远处传来的砧声,更是勾起诗人对北方的无限思念。
“深夜独吟还不寐,坐看凝露满庭莎”两句,则是诗人的内心世界。夜深人静之际,诗人独自吟诵,不禁沉醉其中难以入睡;而庭院中的露水则如同千万颗珍珠,让人坐在这宁静的夜晚中,感受着大自然赋予的一份宁谧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山城风光和秋天景象的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个深邃而又细腻的情感空间。
捉取东青龙,配与西白虎。
更将南朱雀,会偶北玄武。
四者穷其根,本来同宗祖。
世人不知深,众石多错误。
不解演阴阳,配合为夫妇。
阴阳气本双,始得俱相聚。
就中最妙者,须得中央土。
泥炉不假法,运火心须苦。
一日两卦候,进退依节度。
细穷日月盈,莫遣失风雨。
十月还丹成,身除贫病苦。
沧海与桑田,变时君始睹。
谁人得吾道,不得轻取与。
容易泄天机,谪罚殃七祖。
业识茫茫没苦海,徇流浩浩逐飘零。
大圣慈悲兴救济,一声用处出三声。
智身由从法身起,行身还约智身生。
智行二身融无二,还归一体本来平。
万有齐含真海印,一心普现总圆明。
湛光焰焰何依止,空性荡荡无所停。
处处示生无生相,处处示灭无灭形。
珠镜顿印无来往,浮云聚散勿常程。
出没任真同水月,应缘如响化群情。
众生性地元无染,只缘浮妄翳真精。
不了五阴如空聚,岂知四大若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