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林松桧郁相回,永夜风生浣海哀。
万国昔曾瞻气象,五云空复护崔嵬。
古来凤鸟长难至,天上龙髯定不回。
苦忆焚香赐第日,报恩真愧济时才。
千林松桧郁相回,永夜风生浣海哀。
万国昔曾瞻气象,五云空复护崔嵬。
古来凤鸟长难至,天上龙髯定不回。
苦忆焚香赐第日,报恩真愧济时才。
这首明代诗人王立道的《郑泰陵诗》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历史感的画面。首句“千林松桧郁相回”,通过茂密的松桧树林,展现了陵墓周边庄重肃穆的环境。"永夜风生浣海哀",夜晚的风吹过海面,带来一种悲凉的气氛,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接下来,“万国昔曾瞻气象”回忆起往昔各国君王对郑泰陵的瞻仰,显示出其地位之显赫。“五云空复护崔嵬”中的“五云”象征天子的威严,而“崔嵬”则形容陵墓的高大,暗示了逝者的崇高和不朽。
“古来凤鸟长难至,天上龙髯定不回”运用了凤凰和龙的神话意象,表达对郑泰陵主人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凤鸟”难得一见,暗示了郑泰陵主人的非凡;“龙髯”指龙的胡须,常用来比喻帝王,这里表示其不再归来。
最后两句“苦忆焚香赐第日,报恩真愧济时才”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受赐的怀念,以及对自己未能以济世之才报答恩德的深深遗憾。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自身才能的反思。
昔匆匆、南楼杯酒,送君到楚江去。
河桥怅望行旌远,落日黯然谁语。帆下处。
定木叶猿声,并作篷窗雨。栖迟何许。
记凉露飘衫,秋灯上榻,闻雁蓦思汝。
重相见,示我玉溪毫素。眼前无限危阻。
巴山一发缠天际,其下剑塘如虎。飞梦苦。
怜大李飘零、青鬓消诗句。
乱云苍莽,问白帝西来,荆门东尽,中有几千路。
晓窗鹦语,惹一丝魂颤。拢鬓扶花去潜远。
怕水廊露藓,曲曲弯弯,难瞒过,绣屧印痕都遍。
重来人悄悄,梦影生凉,立尽黄昏有谁管。
剩了海棠枝,筛月墙阴,把零叶、也都飘断。
兀门掩、灯残乱蛩啼,似刀尺声声,听来凄怨。
漫郎病困百计懒,性惟癖友还癖诗。
良朋遣走递情语,若匿冰窖邀阳曦。
眼前佳人半宿草,剑心斩斩持示谁?
白云生憎冉冉去,青山苦与寥寥期。
兜春巷曲绾疏髻,强搜风月相嚅唲。
颇思散骑唱中妇,玉兰花酽同疗饥。
玉兰初花三五枝,黄毛乳莺飞当楣。
愁弦自媚张衡思,老面已丑犹娇痴。
醉魂能御绿蛇马,冒星拟向君边驰。
君行剡曲川岩奇,野桃正发公棠湄。
我魂傍汝汝不见,问之枯狖当能知。
我容枯瘦近如狖,缚藤守洞难扬眉。
幸兹饮啄惯荼蓼,未肯滥受尘缰羁。
念君烦苦易疲悴,亦弗冒瘴行淹迟。
马蚿百足不逃愤,见夔斯诉君毋嗤。
《答徐司马荣奉化道中寄怀作用原韵》【清·姚燮】漫郎病困百计懒,性惟癖友还癖诗。良朋遣走递情语,若匿冰窖邀阳曦。眼前佳人半宿草,剑心斩斩持示谁?白云生憎冉冉去,青山苦与寥寥期。兜春巷曲绾疏髻,强搜风月相嚅唲。颇思散骑唱中妇,玉兰花酽同疗饥。玉兰初花三五枝,黄毛乳莺飞当楣。愁弦自媚张衡思,老面已丑犹娇痴。醉魂能御绿蛇马,冒星拟向君边驰。君行剡曲川岩奇,野桃正发公棠湄。我魂傍汝汝不见,问之枯狖当能知。我容枯瘦近如狖,缚藤守洞难扬眉。幸兹饮啄惯荼蓼,未肯滥受尘缰羁。念君烦苦易疲悴,亦弗冒瘴行淹迟。马蚿百足不逃愤,见夔斯诉君毋嗤。
https://shici.929r.com/shici/mGYS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