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少年》
《忆少年》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词  词牌: 忆少年

疏疏帘子,层层花气,低低弦语。

香风一丝动,系愁心不住。

莫慢苦吟金缕调,黯灯屏、湘云和雨。

春阴软无力,荡蝶魂来去。

(0)
鉴赏

这首《忆少年》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富有情感的画面。

首先,“疏疏帘子,层层花气,低低弦语”三句,以帘子的稀疏、花香的层层叠叠以及低沉的弦乐声,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充满诗意的氛围。帘子的疏疏,暗示了空间的开阔与自由;层层花气,则是春天生机勃勃的象征,充满了生命力;低低弦语,仿佛是远方传来的悠扬旋律,引人遐想。

接着,“香风一丝动,系愁心不住”两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更加微妙的情感世界。一丝香风轻轻拂过,不仅触动了周围的景物,也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愁绪,使得愁心无法平静。这里的“愁心”,既可能是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可能是对某种情感的难以割舍。

“莫慢苦吟金缕调,黯灯屏、湘云和雨”四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诗人劝诫自己不要过于沉溺于哀愁之中,即使是金缕调这样的优美旋律也无法抚平内心的伤痛。在黯淡的灯光下,诗人似乎与湘云(可能指湘妃竹,常用来象征哀愁)共舞,与细雨交织,这种情景既凄美又充满诗意,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深邃。

最后,“春阴软无力,荡蝶魂来去”两句,以春日的阴柔无力,反衬出蝴蝶灵魂的自由飘逸。蝴蝶在花间飞舞,似乎不受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穿梭于花丛之间,这既是自然界的生命力体现,也是诗人内心渴望自由、摆脱愁绪的一种寄托。

整体而言,《忆少年》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对愁绪的挣扎以及对自由的向往,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风哀十首·其一

八姨凄切起秋声,肠断萧萧不忍听。

十五于归宜妇道,百年多别为云程。

山容冷淡人心苦,水色荒凉客梦惊。

云散天寒明月落,八姨凄切起秋声。

(0)

游山诗次杨吉士韵送路从龙

六鳌钓罢虹霓竿,玉笙乘风吹紫鸾。

微吟呜呜倚清寒,赤松山深轻相韩。

我有虚室炼就丹,与君握手倾肺肝。

不须清露出铜盘,一胸盈盈冰玉团。

拂拭莫耶醉中看,殷勤赠以青琅玕。

天地云霞制衣冠,直登蓬瀛履屼巑。

回首日月空跳丸,蜀道非难人自难。

(0)

松轩为蔡相公题

千尺虬枝傍小亭,岁寒心思日忘形。

谁家弦管鸣南陌,何处波涛写北溟。

风送清香浮小榻,月移疏影下前庭。

他年学得长生诀,许我山中采茯苓。

(0)

贫居自述·其四十四

竹篱茅屋倚松阴,居处林泉岁月深。

知命愧无卿相骨,乐天真有圣贤心。

读书学浅须勤习,待客醪悭不耐斟。

供口税田方半亩,近来又被富豪侵。

(0)

秋郊漫兴二首·其一

柳叶初黄枫叶丹,王孙不归芳草残。

悲秋岂是老年事,也学少陵聊自宽。

(0)

病中

参苓曾不补虚成,向老谁怜病骨清。

七尺本非金石质,莫教心火自戈兵。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