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篱茅屋倚松阴,居处林泉岁月深。
知命愧无卿相骨,乐天真有圣贤心。
读书学浅须勤习,待客醪悭不耐斟。
供口税田方半亩,近来又被富豪侵。
竹篱茅屋倚松阴,居处林泉岁月深。
知命愧无卿相骨,乐天真有圣贤心。
读书学浅须勤习,待客醪悭不耐斟。
供口税田方半亩,近来又被富豪侵。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居住在竹篱茅屋中的贫者,他与自然和谐共处,内心充满对圣贤之道的追求。首联“竹篱茅屋倚松阴,居处林泉岁月深”展现了他的生活环境,远离尘嚣,隐匿于山林之间,岁月悠长。颔联“知命愧无卿相骨,乐天真有圣贤心”表达了他对命运的接受与内心的宁静,虽无高官厚禄之命,却以圣贤之心自得其乐。颈联“读书学浅须勤习,待客醪悭不耐斟”体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待人接物的态度,虽然学识尚浅,仍需勤奋学习;对待客人,即使酒量有限,也愿意尽心招待。尾联“供口税田方半亩,近来又被富豪侵”则揭示了现实的残酷,虽有薄田自给,却遭受富豪的侵扰,生活艰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贫者的自述,展现了其在困境中保持的淡泊与坚韧,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纵得步兵无绿蚁,不缘句漏有丹砂。
殷勤为报同袍友,我亦无心似海槎。
春服照尘连草色,夜船闻雨滴芦花。
梅仙自是青云客,莫羡相如却到家。
河洲多青草,朝暮增客愁。
客愁惜朝暮,枉渚暂停舟。
中宵大川静,解缆逐归流。
浦溆既清旷,沿洄非阻修。
登舻望落月,击汰悲新秋。
倘遇乘槎客,永言星汉游。
禅宫分两地,释子一为心。
入道无来去,清言见古今。
江寒池水绿,山暝竹园深。
别有中天月,遥遥散夕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