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虬上人房》
《题虬上人房》全文
唐 / 储光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禅宫分两地,释子一为心。

入道无来去,清言见古今。

江寒池水绿,山暝竹园深。

别有中天月,遥遥散夕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úshàngrénfáng
táng / chǔguāng

chángōngfēnliǎngshìwèixīn
dàoláiqīngyánjiànjīn

jiānghánchíshuǐ绿shānmíngzhúyuánshēn
biéyǒuzhōngtiānyuèyáoyáosànyīn

注释
禅宫:指禅宗寺庙。
两地:两个不同的地方。
释子:佛教出家人。
入道:修行入道。
无来去:不分来去,即超越世俗。
清言:清静的言论,指佛法或哲理。
古今:从古至今。
江寒:江面寒冷。
池水绿:形容池水因寒冷而显得碧绿。
山暝:山色昏暗。
竹园深:竹林深远。
中天月:高悬在天空中的月亮。
遥遥:远远地。
夕阴:傍晚的余晖。
翻译
禅宗寺庙分隔在两地,僧人一心向佛
修行之道无来去之分,清谈中蕴含着古往今来的智慧
江面寒冷,池水泛绿,山色昏暗,竹林幽深
还有一轮明月高悬中天,洒下长长的余晖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储光羲的作品,名为《题虬上人房》。诗中描绘了一处禅宗道场的宁静与深远,释子一心指的是佛教僧侣们心无杂念,一致向往于禅定的境界。"入道无来去"表达了禅定中的超然物外之感,而"清言见古今"则透露出诗人对历代高僧清净语录的赞赏。

山水景色在诗中也占据了重要位置,"江寒池水绿"和"山暝竹园深"描绘出一幅秋末冬初的静谧画面。竹园之深,更增添了一份幽深与孤寂。而"别有中天月"则指向了高悬夜空中的明月,"遥遥散夕阴"则是月光穿透晚霞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禅宗生活和山水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佛教修行与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作者介绍
储光羲

储光羲
朝代:唐   籍贯:润州延陵   生辰:约706—763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猜你喜欢

题开福寺塔

曾闻埋雁塔,或道镇龙宫。

舍利坚终古,偷婆高逼空。

皈依信有所,骋望自无穷。

忽忆钱江上,登吟约略同。

(0)

网户进鱼

网户无租有官饷,役同黄头掌官舫。

世传其业?奉宸,家居赵北烟波漾。

翠华经过群来迎,篮擎活鲤如嘘浪。

各赉之金命散去,三十六鳞旋亦放。

窃烹校人宁止一,即目谁能施巧术。

因悟好逸不躬亲,诸弊由来从此出。

(0)

上元后一日小宴廷臣并许观灯火·其一

积玉平田复远岑,占农共慰劭农心。

可知逾日犹称节,即看铺云又作阴。

调鼎盐梅思说命,鸣钧角徵叶韶音。

楼西景倍常年好,胜赏应同翰墨林。

(0)

偶为岁寒三友图并题以句

节槩贞心冰雪颜,相看风味总高閒。

恰如张许将高怿,结契清泉白石间。

(0)

清舒山馆

迤逦林扉敞碧关,清舒聊趁片时閒。

最宜天朗日晶候,况复山环水抱间。

野卉向阳还艳冶,石泉带冷自潺湲。

坐中检校前题句,不隔如斯孰往还。

(0)

张宗苍白云红树

北来重见南宗笔,画里全收户外山。

过眼蓦怀去秋景,补吟聊趁此时閒。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