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姨凄切起秋声,肠断萧萧不忍听。
十五于归宜妇道,百年多别为云程。
山容冷淡人心苦,水色荒凉客梦惊。
云散天寒明月落,八姨凄切起秋声。
八姨凄切起秋声,肠断萧萧不忍听。
十五于归宜妇道,百年多别为云程。
山容冷淡人心苦,水色荒凉客梦惊。
云散天寒明月落,八姨凄切起秋声。
这首诗以“风哀十首(其一)”为题,由明代诗人李江所作。诗中描绘了秋风凄厉,引发内心的悲痛之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情感的交融。
首句“八姨凄切起秋声”,以“八姨”这一形象象征秋风,生动地描绘了秋风的凄厉之感,仿佛是秋风在诉说着离别的哀伤。接着,“肠断萧萧不忍听”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这凄凉秋声的深深触动和无法承受的情感,将个人的悲痛与自然界的景象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强烈的共鸣。
“十五于归宜妇道,百年多别为云程”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少女初嫁的喜悦与长久分离的痛苦进行对比,暗示了人生旅途中的离合悲欢,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
“山容冷淡人心苦,水色荒凉客梦惊”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表达。山川的冷淡与水色的荒凉,不仅是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苦楚的外化。而“客梦惊”则暗示了远方的亲人或友人的离别,使人在梦中也难以摆脱离愁别绪。
最后,“云散天寒明月落,八姨凄切起秋声”两句,以云散月落的景象象征着离别的最终到来,同时也呼应了开头的“八姨凄切起秋声”,形成了一种循环往复的情感体验,使得整首诗在哀婉中蕴含着深沉的哲思。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秋风、自然景物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离别之痛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命运无奈的感慨,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和人文关怀。
雁门僧避胡尘来,匡庐山中寻讲台。
谁云净土在西竺,此池自有莲花开。
莲花开时千万朵,江南君臣不疑我。
渊明故是避世人,菊花醉插头上巾。
攒眉掉臂谢公去,一杯浊酒堪全真。
当年意在谁独识,虎溪笑处泉流石。
至今古塔依西林,月落江云树千尺。
豫章城楼饥啄乌,黄狐跳踉追赤狐。
北风北来江怒涌,土兵攫人人叫呼。
城外之民徙城内,尘埃不见章江途。
花裙蛮奴逐妇女,白夺钗镮换酒沽。
父老向前语蛮奴,"慎勿横行王法诛。
华林姚源诸贼徒,金帛子女山不如。
汝能破之惟汝欲,犒赏有酒牛羊猪,大者升官佩绶趋。
蛮奴怒言:万里入尔都,尔生我生屠我屠。
劲弓毒矢莫敢何,意气似欲无彭湖。
彭湖翩翩飘白旟,轻舸蔽水陆走车。
黄云捲地春草死,烈火谁分瓦与珠。
寒崖日月岂尽照,大邦鬼魅难久居。
天下有道四夷守,此辈可使亦可虞。
何况土官妻妾俱,美酒大肉吹笙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