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已罢张九龄,太守不识颜真卿。
黄虬跳梁虫狐死,仓皇蜀栈青螺行。
白衣父老前迎跸,羽骑林端出复没。
宫人憔悴下雕鞍,手摘园瓜供帝渴。
更无羯鼓打梁州,铃语郎当听未休。
剑门直上一千里,风尘澒洞天颜愁。
后队观者忽如堵,锦袍年少腰玉琥。
元礼力士非其俦,疑是王孙英且武。
咄哉王孙儋耳龙,奉天之辱将毋同。
中书已罢张九龄,太守不识颜真卿。
黄虬跳梁虫狐死,仓皇蜀栈青螺行。
白衣父老前迎跸,羽骑林端出复没。
宫人憔悴下雕鞍,手摘园瓜供帝渴。
更无羯鼓打梁州,铃语郎当听未休。
剑门直上一千里,风尘澒洞天颜愁。
后队观者忽如堵,锦袍年少腰玉琥。
元礼力士非其俦,疑是王孙英且武。
咄哉王孙儋耳龙,奉天之辱将毋同。
这首清代诗人管世铭的《题明皇幸蜀图》描绘了唐玄宗逃离长安,避难蜀地的历史场景。诗中首先提到中书罢政与颜真卿的不识,暗示了政局动荡。接着通过“黄虬跳梁”、“虫狐死”等形象,描绘了战乱中的荒凉与惶恐,蜀栈之路显得尤为艰难。
“白衣父老”迎接圣驾,“羽骑林端”隐现,展现了百姓对皇帝的忠诚和官军的戒备。宫人疲惫不堪,连摘瓜果以解皇上口渴,反映出逃亡生活的艰辛。音乐方面,“更无羯鼓打梁州”暗示了宫廷乐声的消沉,而“铃语郎当”则增添了紧张气氛。
“剑门直上”千里路遥,风尘蔽日,天子面容愁苦,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随后,围观人群如墙,年轻官员腰佩玉琥,显示出不同寻常的场景。然而,即使是力士元礼也难以与这些人物相提并论,诗人猜测他们可能是出身贵族的英勇少年。
最后,诗人以“咄哉王孙儋耳龙”作结,暗指这些人物可能有着不凡来历,暗示他们或许在危难中承担起守护皇家的重任,与玄宗在奉天蒙受的耻辱形成对比。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展现了历史事件的宏大与个人命运的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