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惊风乱鹤飞,千村霜露亦霏霏。
清砧自是逢秋起,白骨何由远道归。
戈甲只残蝼蚁命,江山终属虎狼威。
自怜此日身将老,况复中宵泪满衣。
海上惊风乱鹤飞,千村霜露亦霏霏。
清砧自是逢秋起,白骨何由远道归。
戈甲只残蝼蚁命,江山终属虎狼威。
自怜此日身将老,况复中宵泪满衣。
”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经过上海县时所见的景象和内心感受。首句“海上惊风乱鹤飞”,通过海上的狂风和纷飞的白鹤,渲染出一种紧张不安的气氛。接着,“千村霜露亦霏霏”描绘了秋霜浓重,村庄笼罩在冷寂之中,进一步强化了凄凉的氛围。
“清砧自是逢秋起”写出了秋天的砧声,暗示着哀愁和思乡之情,而“白骨何由远道归”则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无法归家的无奈。诗人感慨于战争的残酷,“戈甲只残蝼蚁命”,将士兵的生命比作蝼蚁,揭示了战争的无情和个体的渺小。
“江山终属虎狼威”暗指权势者的凶狠,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最后,“自怜此日身将老,况复中宵泪满衣”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壮志未酬的感伤,以及深夜思乡、悲从中来的深深哀愁。
整体来看,袁凯的《舟次上海县》以深沉的笔触,通过海上景象和内心独白,展现了战乱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的无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水风清暑,记平湖十里,寒生纨素。
罗袜尘轻云冉冉,彷佛凌波仙女。
雪艳明秋琼肌沁露,香满西陵浦。
兰舟一叶,月明曾到深处。
谁念玉佩飘零,翠房凄冷,几度相思苦。
异地相看浑是梦,忍把荷觞深注。
碧藕多丝,翠茎有刺,脉脉愁烟雨。
江云撩乱,倚阑终日凝伫。
羡春风五马,恨无计,驻征鞍。
想胶漆真情,云烟高兴,诗酒清欢。
当时与君年少,到而今、双鬓总成斑。
几度批风抹月,几番临水登山。
驿途吟袖尚轻寒。
珍重且加餐。
怕到郡之时,民须加爱,事要从宽。
风流赏音人去,纵朱弦、有曲为谁弹。
明日倚楼凝望,雁回早寄平安。
九日西城路。
滟平川、黄云万顷,碧山无数。
百尺危楼堪眺望,抖擞征衫尘土。
又惹起、悲凉今古。
佩玉鸣銮春梦断,赖高情、且作风烟主。
嗟往事,向谁语。
人生适意真难遇。
对西风、满浮大白,狂歌起舞。
便得腰悬黄金印,于世涓埃何补。
愈想起、渊明高趣。
莫唱当年朝士曲,怕黄花、红叶俱凄楚。
愁正在,雁飞处。
井梧叶下,西风正喜洗尘颜。
犹然火甑之间。
谁酿一天霖雨,爽气满河关。
甚忧民老子,顿觉心宽。
风亭月轩。
更何用、种琅*。
自有平生节操,未老投闲。
群鸟声里,又惊觉、黄梁梦一番。
沉醉后、处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