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下葛徵君,受用得自在。
宴坐孤山南,湖山自澎湃。
不受爵服吞,蒙庄大块噫。
三年遥相望,妙寄入天籁。
尘尘与刹刹,超出净名外。
柳下葛徵君,受用得自在。
宴坐孤山南,湖山自澎湃。
不受爵服吞,蒙庄大块噫。
三年遥相望,妙寄入天籁。
尘尘与刹刹,超出净名外。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韩淲所作,名为《寄朴翁》。诗中描绘了一位隐居在柳下的葛徵君,他生活简朴,不受世俗束缚,自在地享受着自然之美。葛徵君选择在孤山之南宴坐,湖光山色在他眼中激荡澎湃,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诗人通过“不受爵服吞,蒙庄大块噫”这两句,表达了葛徵君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效仿庄子,以天地为胸怀,自由自在地生活。三年间,诗人与葛徵君虽相隔遥远,但心灵相通,情感寄托于自然界的天籁之中。
最后两句“尘尘与刹刹,超出净名外”,进一步强调了葛徵君的生活态度超越了世俗的纷扰,达到了一种超脱的境界,与净名(即《维摩诘所说经》中的维摩诘)的智慧相契合,展现出一种纯净而深远的精神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葛徵君生活的描绘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搀枪堕九霄,列缺乱阡陌。
西城若黔庐,东墟已堆甓。
幽栖仅容膝,隐市意自适。
天公不我相,同此编户厄。
平生一丘壑,未信天地窄。
终焉感穷途,万虑集中夕。
载观宇宙内,在在等公宅。
鄙夫六尺躯,俯仰叹逼仄。
炙手事当路,快意已烂额。
野子今兀然,乘除付陈迹。
此身亦何有,而复身外惑。
相逢肯分山,试面九年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