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崙一卷石,飞落碧江漘。
尽日浮佳气,中流立此身。
楼台悬峭景,桃李点芳春。
阅尽狂澜色,何须顾水神。
昆崙一卷石,飞落碧江漘。
尽日浮佳气,中流立此身。
楼台悬峭景,桃李点芳春。
阅尽狂澜色,何须顾水神。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砥柱矶》描绘了一块矗立在宝庆府澬江中的奇石,名为砥柱矶。它犹如昆仑山的石卷飘落江边,静静地浮出水面,散发着祥瑞的气息。砥柱矶身处江流之中,仿佛中流砥柱,坚定而独立。周围的楼台倒映在峭壁之上,显得峻峭而壮观,春天时分,桃李花开,更增添了生机与色彩。诗人站在矶上,感叹其历经风雨,阅尽江面的汹涌变化,认为无需再关注那些水神的传说,这石头本身就足以象征坚韧和力量。整首诗通过写景寓言,表达了诗人对砥柱矶的赞美和对坚韧精神的崇尚。
妾身内郡良家女,双鬟嫁作东邻妇。
寒机霜夜织流黄,输与官中了门户。
嫁时春衣裁白苧,是妾手中织成布。
相从箕帚不暂离,虽有新衣不如故。
忆曾女傅授妾诗,被服浣濯古后妃。
妾家贫素无侍儿,携衣洗洗妾不辞。
妾人不是西家施,浣纱石上扬蛾眉。
妾人不比溧阳女,杀身急义中道亏。
河之水,清且漪,中有鲤鱼红尾肥。
堂上老姑日午饥,洗衣洗衣须早归,河上风尘缁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