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直门外·其二》
《西直门外·其二》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枳篱茅舍石衢隈,马踏轻泥不作埃。

远看新红近失却,山桃一树忽将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直门外的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风景画。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初春时节,山桃树在石砌小径旁悄然绽放的景象。

首句“枳篱茅舍石衢隈”,描绘了一幅典型的乡村风貌:矮小的枳篱围绕着简朴的茅屋,它们依偎在石砌的小径旁,透露出一种自然与和谐之美。这里的“隈”字,形象地表现出了小径拐角处的幽静与隐蔽,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次句“马踏轻泥不作埃”,则通过动态的描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容。轻盈的马蹄踏过湿润的泥土,却没有留下尘埃,这既体现了春天泥土的湿润与柔软,也暗示了环境的清新与宁静。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行旅之景,还暗含了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理想化表达,即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状态。

后两句“远看新红近失却,山桃一树忽将开”,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先从远处眺望,只见一片新红点缀在绿色之中,仿佛是春天的信使,预告着生机的复苏。然而,当走近一看时,那片新红似乎又变得模糊不清,原来是一棵山桃树即将绽放。这种由远及近、由模糊到清晰的视觉体验,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也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惊喜与期待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乡村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季节更替的敏感捕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同时,通过对比和动态的描写手法,增强了画面的表现力和情感的深度,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所营造的那份宁静与美好。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故南阳夫人樊氏挽歌

锦衣馀翟茀,绣毂罢鱼轩。

淑女诗长在,夫人法尚存。

凝笳随晓旆,行哭向秋原。

归去将何见,谁能返戟门。

(0)

宫词三十首·其八

宜春院里驻仙舆,夜宴笙歌总不如。

传索金笺题宠号,镫前御笔与亲书。

(0)

观江淮名胜图

刻意吟云山,尤知隐沦妙。

远公何为者,再诣临海峤。

而我高其风,披图得遗照。

援毫无逃境,遂展千里眺。

淡扫荆门烟,明标赤城烧。

青葱林间岭,隐见淮海徼。

但指香炉顶,无闻白猿啸。

沙门既云灭,独往岂殊调。

感对怀拂衣,胡宁事渔钓。

安期始遗舄,千古谢荣耀。

投迹庶可齐,沧浪有孤棹。

(0)

杂曲歌辞.宫中三台二首·其二

池北池南草绿,殿前殿后花红。

天子千年万岁,未央明月清风。

(0)

主人故亭

主人昔专城,城南起高亭。

贵与宾客游,工者夜不宁。

酒食宴圃人,栽接望早成。

经年使家僮,远道求异英。

郡中暂闲暇,绕树引诸生。

开泉浴山禽,为爱山中声。

世间事难保,一日各徂征。

死生不相及,花落实方荣。

我来至此中,守吏非本名。

重君昔为主,相与下马行。

旧岛日日摧,池水不复清。

岂无后人赏,所贵手自营。

浇酒向所思,风起如有灵。

此去不重来,重来伤我形。

(0)

薛二十池亭

每个树边消一日,绕池行匝又须行。

异花多是非时有,好竹皆当要处生。

斜竖小桥看岛势,远移山石作泉声。

浮萍著岸风吹歇,水面无尘晚更清。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