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箫声断綵云移,翠翟飘风欲下迟。
记得掖垣东畔立,碧梧红日看来仪。
玉箫声断綵云移,翠翟飘风欲下迟。
记得掖垣东畔立,碧梧红日看来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玉箫声断綵云移”,以“玉箫”和“綵云”的形象,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往事,随着“声断”与“云移”,那份情感也随风而去,留下一片宁静。次句“翠翟飘风欲下迟”,通过“翠翟”(翠鸟)在微风中的迟疑动作,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和谐,仿佛连自然界的生灵都在享受这份宁静。
接着,“记得掖垣东畔立,碧梧红日看来仪”,诗人回忆起曾经站立于掖垣东畔的情景,那时碧绿的梧桐树与红日相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更蕴含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往昔记忆的深情回顾,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怀旧之情。
一与子由别,却数七端午。
身随綵丝系,心与昌歜苦。
今年匹马来,佳节日夜数。
儿童喜我至,典衣具鸡黍。
水饼既怀乡,饭筒仍悯楚。
谓言必一醉,快作西川语。
宁知是官身,糟曲困熏煮。
独携三子出,古刹访禅祖。
高谈付梁罗,诗律到阿虎。
归来一调笑,慰此长龃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