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洲洲上有幽居,为继先人结搆初。
野径古梅春事旧,石池孤月夜光虚。
当时人去斯名重,绝代堂成仰则馀。
须信乾淳经济在,异时家学有遗书。
竹洲洲上有幽居,为继先人结搆初。
野径古梅春事旧,石池孤月夜光虚。
当时人去斯名重,绝代堂成仰则馀。
须信乾淳经济在,异时家学有遗书。
这首明代诗人孙一元的《仰则堂为吴孟昌题》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历史感的画面。首句“竹洲洲上有幽居”,点出地点在一个隐蔽于竹林中的居所,显示出主人的清雅情趣。接下来的“为继先人结搆初”表达了对祖先传统的继承和尊重。
“野径古梅春事旧”描绘了野外小径旁的老梅树,暗示着岁月的痕迹和春天的往昔,增添了诗意的怀旧之情。“石池孤月夜光虚”则通过描绘石池与孤独的月影,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寂寥的夜晚氛围。
“当时人去斯名重”表达了对已故主人的敬仰,虽然人已不在,但其声名犹在。“绝代堂成仰则馀”进一步强调了这个堂宇的不凡,以及人们对它的仰慕和追思。
最后两句“须信乾淳经济在,异时家学有遗书”传递出对家族精神和学问传承的信念,相信尽管时代变迁,但家族的优良传统和知识财富仍会流传下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既赞美了居所的环境,也表达了对先人的怀念和对后世的期许,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对家族文化和历史传承的重视。
吴杉制器五尺强,棬如胡椅长如床。
方藤细簟曲木枕,意匠颇觉吴工良。
高眠稳坐两不妨,坐非箕踞眠非僵。
由来万物各有用,一物两用无遗长。
夜来我在元龙宅,醉卧此床呼不得。
归来展转不成眠,梦想犹疑在床侧。
吾家老父年七十,此物何由置堂室。
祇因为乐胜潘舆,恨不可怀如陆橘。
平生有口不惯乞,与子在情宁在物。
正是黄香扇枕时,高堂待此无蒸郁。
王君东南豪,才气绝躯干。
一经重贤科,百里见雄断。
西曹美风裁,而复爱文翰。
还操老吏笔,却判诗家案。
入朝更出守,恩诏何涣汗。
莆阳亦名邦,金紫蔚相烂。
清风散尘歊,好雨知岁旱。
勋名竟当成,轫发此何但。
吾翁蒙泉老,遗迹犹可按。
谤言昔徒兴,白黑久乃判。
古来经济士,不受群疑绊。
送子独含情,临风几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