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杉制器五尺强,棬如胡椅长如床。
方藤细簟曲木枕,意匠颇觉吴工良。
高眠稳坐两不妨,坐非箕踞眠非僵。
由来万物各有用,一物两用无遗长。
夜来我在元龙宅,醉卧此床呼不得。
归来展转不成眠,梦想犹疑在床侧。
吾家老父年七十,此物何由置堂室。
祇因为乐胜潘舆,恨不可怀如陆橘。
平生有口不惯乞,与子在情宁在物。
正是黄香扇枕时,高堂待此无蒸郁。
吴杉制器五尺强,棬如胡椅长如床。
方藤细簟曲木枕,意匠颇觉吴工良。
高眠稳坐两不妨,坐非箕踞眠非僵。
由来万物各有用,一物两用无遗长。
夜来我在元龙宅,醉卧此床呼不得。
归来展转不成眠,梦想犹疑在床侧。
吾家老父年七十,此物何由置堂室。
祇因为乐胜潘舆,恨不可怀如陆橘。
平生有口不惯乞,与子在情宁在物。
正是黄香扇枕时,高堂待此无蒸郁。
这首诗描绘了对一件精巧器具的赞美与怀念,以及对其实用性的深刻理解。诗中提到的“吴杉制器”,是一件长度超过五尺、形状独特、功能多样(既可坐又可卧)的家具。诗人通过描述其材质(方藤、细簟、曲木枕)、设计(如同胡椅和床)以及使用感受(舒适、稳定),展现了对这件作品的欣赏之情。
进一步地,诗人将自己置于历史情境中,想象自己在元龙宅中醉卧其上,却因醉酒而无法唤醒,表达了对这件家具的留恋。同时,诗人也反思了家中老人的需要,提出希望这样的器具能被妥善安置,以满足日常生活的便利。最后,诗人以黄香扇枕的故事作为引子,强调了孝顺与家庭和谐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次对具体物品的赞美,更蕴含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对家庭情感的珍视以及对传统美德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