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拈髭觅句迟,留人佳处坐移时。
去年风景分明在,只有庭前柏树知。
不为拈髭觅句迟,留人佳处坐移时。
去年风景分明在,只有庭前柏树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泛舟西海,至万寿寺途中所见之景,以及对时光流转、自然永恒的感慨。
首句“不为拈髭觅句迟”,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示自己并非为了刻意寻找诗句而犹豫不决,流露出一种随性自在的心态。接着,“留人佳处坐移时”则描绘了诗人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驻足欣赏,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强调了自然美景的吸引力和诗人内心的宁静。
“去年风景分明在”一句,诗人通过对比,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尽管景色与去年相似,但其中蕴含的意味却有所不同,或许包含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或是对当下情境的独特感悟。
最后一句“只有庭前柏树知”以柏树作为见证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永恒性的思考。柏树历经岁月变迁,见证了无数的风霜雨雪,成为自然界中不变的象征,与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形成呼应,传递出一种深沉的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美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