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虚浥翠,阁小巢春,只西溪须让。
回峦背涧,看不足、素素红红新样。
东风旖旎,似描出、月鬟云氅。
算老仙眷属风流,清瘦至今无恙。
无端吹雨苍苔,又鸟语幽闲,湖气疏爽。
疑昏疑晓,但漠漠、和水和烟摇晃。
霜天一阕,莫倚向、石阑干唱。
恐旧时香影吟魂,茬苒鹤边来傍。
亭虚浥翠,阁小巢春,只西溪须让。
回峦背涧,看不足、素素红红新样。
东风旖旎,似描出、月鬟云氅。
算老仙眷属风流,清瘦至今无恙。
无端吹雨苍苔,又鸟语幽闲,湖气疏爽。
疑昏疑晓,但漠漠、和水和烟摇晃。
霜天一阕,莫倚向、石阑干唱。
恐旧时香影吟魂,茬苒鹤边来傍。
此诗描绘了一幅孤山赏梅的雅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孤山的梅林置于翠绿的亭阁之中,仿佛整个世界都为这梅花所倾倒。回峦背涧,素素红红的新梅,如同精心绘制的月鬟云氅,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风姿。东风轻拂,更添了几分柔情与雅致。
诗人进一步将梅花比作老仙眷属,其清瘦之态,至今仍保持着风流不减当年的风采。在这样的环境下,偶遇细雨蒙蒙,苍苔之上更显幽静,鸟语花香,湖气疏爽,构成了一幅动人心弦的画面。诗人甚至想象,这梅花似乎在晨昏之间摇曳,与水与烟交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律美。
最后,诗人感慨于梅花的香影与吟魂,担心它们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消散,希望它们能像鹤一样,在遥远的地方继续陪伴着这片美丽的梅林。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敬畏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