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夫非是爱吟诗,诗到忘言是尽时。
虽则借言通要妙,又须从物见几微。
羹因不和方知淡,乐为无声始识希。
多少风花待除改,尧夫非是爱吟诗。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到忘言是尽时。
虽则借言通要妙,又须从物见几微。
羹因不和方知淡,乐为无声始识希。
多少风花待除改,尧夫非是爱吟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首尾吟(其八)》,主要探讨了诗歌创作的意境与哲理。首句“尧夫非是爱吟诗”表明诗人并非单纯为了吟诵而作诗,而是通过诗表达更深层次的思想。接下来,“诗到忘言是尽时”强调诗歌的最高境界是达到无需言说的境地,言辞已不足以完全传达其意。
“虽则借言通要妙”指出诗歌虽是借助语言来传达深奥的道理,但关键在于透过字句能感知微妙的意蕴。“又须从物见几微”则强调诗人应从日常事物中提炼出细微的感悟,这是诗歌创作的重要一环。
“羹因不和方知淡,乐为无声始识希”运用比喻,说明只有在品尝到不合口味的淡羹时,人们才会意识到平淡中的真味;同样,真正的快乐往往在无声处,无声之乐才显得珍贵。这两句寓言性很强,富有哲理。
最后,诗人再次强调“尧夫非是爱吟诗”,重申他作诗并非单纯追求形式,而是借此传达人生哲理,引导读者去体悟生活的真谛。整首诗以反复手法强化主题,展现出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