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夜踌躇,五更反睡了。疏帘外、乱花啼鸟。
千回百转,烦絮得、梦颠魂倒。
醒来见、红日当楼,却与绛台争照。
惊啼谁唤,枕头边、几曾燥。还强起、玉屏斜靠。
双鬟不解,说买花、最宜早。岂知我,一向黛痕慵扫。
劝梳洗,添懊恼。
彻夜踌躇,五更反睡了。疏帘外、乱花啼鸟。
千回百转,烦絮得、梦颠魂倒。
醒来见、红日当楼,却与绛台争照。
惊啼谁唤,枕头边、几曾燥。还强起、玉屏斜靠。
双鬟不解,说买花、最宜早。岂知我,一向黛痕慵扫。
劝梳洗,添懊恼。
这首《爪茉莉·春晓》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词人沈谦所作。词中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晨时分的复杂心情和细腻情感。
开篇“彻夜踌躇,五更反睡了”,以女子一夜未眠,五更时分才勉强入睡的情景,展现了她内心的纷扰与不安。接着,“疏帘外、乱花啼鸟”一句,通过窗外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生机的氛围,同时也暗示着女子内心世界的复杂与多变。
“千回百转,烦絮得、梦颠魂倒”进一步深化了女子内心的纠结与困扰,梦中的颠簸与现实的混乱交织在一起,使得她的思绪难以平静。随后,“醒来见、红日当楼,却与绛台争照”描绘了女子从梦中惊醒,眼前是红日高照的景象,与绛台(可能指某种装饰或建筑)相互辉映,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暗含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惊啼谁唤,枕头边、几曾燥”则表达了女子在梦醒后的情绪波动,仿佛有人在呼唤,让她感到惊恐与不安,枕头边的湿润暗示了她夜晚的泪水。接下来,“还强起、玉屏斜靠”描述了女子勉强起身,倚靠在玉屏上的情景,显示出她虽然身体疲惫,但内心仍试图保持坚强。
“双鬟不解,说买花、最宜早”这一句通过女子的侍女不解为何要早买花,反映了女子内心的细腻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最后,“岂知我,一向黛痕慵扫”表达了女子对自己长期不化妆打扮的自嘲,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自我放逐的情感。“劝梳洗,添懊恼”则是对女子的劝慰,但同时也暗示了她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在春晨时分复杂而微妙的心理活动,以及对生活、爱情、自我认知等方面的深刻思考。词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充满了丰富的意蕴和情感层次。
秋江芙蓉花,岂不颜色好。
日夕霜露侵,其柰容易老。
花老不自知,犹谓色无改。
爱花惟爱色,莫恨人不采。
涉江采芙蓉,莫采芙蓉蕊。
蕊开犹耐久,留以映秋水。
妾家江水南,君住江水北。
采花以寄君,聊慰相思忆。
风矩仪禁署,词华照儒林。
暂持闽部节,宁忘魏阙心。
薰风兰江上,弭楫舒烦衿。
念此违离遽,徒令驰恋深。
颇闻议环召,当宁有俞音。
行膺紫泥诏,旋献丹扆箴。
不才托末契,终当侍华簪。
自予别京华,荏苒经五载。
萧条山林踪,时论宁复采。
命蹇嗟事违,艺微转身怠。
空怀恋阙心,钧天梦犹每。
兹晨送君行,感慨觉殊倍。
羡君英迈姿,早岁志湖海。
俊辞何铿铿,伟气真磊磊。
平生经济策,欲以献君宰。
属时搆艰难,四郊尚多垒。
赵国仰鲁连,燕昭师郭隗。
是事古则然,于今岂无待。
君行勿踌躇,玄发容易改。
壮士须特达,鄙人愧庸猥。
昔年旧交游,零落知谁在。
音书久间阔,迂慢岂予罪。云泥既辽绝,道路仍?峞。
临岐离别泪,那忍为君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