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幕轻风度早春,树枝乾鹊噪清晨。
若非边报收遗寇,定有家书寄远人。
帘幕轻风度早春,树枝乾鹊噪清晨。
若非边报收遗寇,定有家书寄远人。
这首诗描绘了晨起时分,长安城内的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早春时节特有的景象和情感。
首句“帘幕轻风度早春”,以轻柔的春风为引子,点明了时间背景是早春时节。轻风徐来,不仅带来了温暖的气息,也吹动了帘幕,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这句诗简洁而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微风拂面的轻柔与初春的生机。
第二句“树枝乾鹊噪清晨”,则将视角转向了室外,描绘了一群喜鹊在树枝上欢快地鸣叫的情景。乾鹊,即喜鹊,其叫声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因此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活力,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向往。同时,“噪”字生动地表现了喜鹊们热闹的场景,与前一句的宁静形成对比,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后两句“若非边报收遗寇,定有家书寄远人”,则由自然界的景象转而触及人的内心世界。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大事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和平稳定的渴望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安宁的期盼,也流露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关怀,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早春的自然景象和晨起的日常生活细节,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艺术魅力。
伯仲见伊吕,前日补天归。
平生盖世勋业,何用藉群儿。
出领绣衣龙节,入拥绣裳赤舄,名字在金闺。
磊落正如此,焉学古人为。
济川舟,调羹手,看当时。
功成便引身去,大不负书诗。
两鬓萧萧华发,总为爱君忧国,臣老系安危。
天子方好老,领取帝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