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采芙蓉次韵答友人》
《采芙蓉次韵答友人》全文
元 / 王祎   形式: 古风

秋江芙蓉花,岂不颜色好。

日夕霜露侵,其柰容易老。

花老不自知,犹谓色无改。

爱花惟爱色,莫恨人不采。

涉江采芙蓉,莫采芙蓉蕊。

蕊开犹耐久,留以映秋水。

妾家江水南,君住江水北。

采花以寄君,聊慰相思忆。

(0)
鉴赏

这首诗由元末明初诗人王祎所作,名为《采芙蓉次韵答友人》。诗中描绘了秋江芙蓉花的美丽与易逝,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秋江芙蓉花,岂不颜色好。”点明了主题——秋江边的芙蓉花,以其鲜艳的颜色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接着,“日夕霜露侵,其柰容易老。”描述了芙蓉花在日暮时分,遭受霜露侵蚀,逐渐老去的情景,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短暂。

“花老不自知,犹谓色无改。”诗人通过花的视角,表达了即使自己正在衰老,仍固执地认为自己的颜色没有改变,以此比喻人们往往不愿接受自己逐渐老去的事实。接下来,“爱花惟爱色,莫恨人不采。”则进一步阐述了对美的追求与珍惜,提醒人们不应因他人未予欣赏而感到遗憾。

“涉江采芙蓉,莫采芙蓉蕊。”这句诗提醒读者,在采摘芙蓉时,应避免摘取花蕊,因为花蕊虽小,却能延长花朵的寿命,象征着在与人交往中,应注重细节,以维护长久的关系。

“蕊开犹耐久,留以映秋水。”诗人借花蕊的持久开放,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持久存在的渴望,同时也寄托了对清澈秋水的赞美。

最后,“妾家江水南,君住江水北。”点明了诗人与友人的地理位置相隔,表达了空间上的距离感。“采花以寄君,聊慰相思忆。”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通过采摘芙蓉花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关怀。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江芙蓉花的美丽与易逝,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王祎
朝代:元   字:子充   籍贯:义乌来山

王祎(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字子充,义乌来山人,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送杨廷芳三首·其三

平生风雨夕,每念名节难。

穷冬百草歇,手自种琅玕。

吾子三十策,字字起三叹。

岂欲求人知,正自一心丹。

请哦硕人诗,匪为乐考槃。

(0)

别离情所钟十二章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严陵·其一

别离情所钟,会合意无斁。

如何仅踰岁,复赋弟行役。

(0)

平时兄弟间十三章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桂林·其六

履度如履冰,犹恐有不及。

毫釐傥不念,放去如决拾。

(0)

广汉黄仲秉即转运使治之东作亭扁以楚翠盖取杜陵所谓楚岫千峰翠者属客赋诗

维衡屹南荒,作镇自开辟。

蟠根结地厚,面势倚空碧。

陂陀数州境,高下相接迹。

麓山乃其趾,神秀固未极。

定王十里城,处处见山色。

知谁长在眼,嗟此尘中客。

观风君独暇,延纳到几席。

得句恍忘言,寄兴渺今昔。

自君之东来,民瘼极探索。

仁言彻九关,宁惧虎豹厄。

诹询遍南亩,民肥吾则瘠。

筑亭一舒啸,逮此百忧隙。

看山傥不愧,隐几亦聊适。

寄语后来者,此意当无斁。

(0)

游诚之来广西相从几一年今当赴官九江极与之惜别两诗饯行·其一

游子名家后,天资更敏强。

壮怀知自许,远业定难量。

幕府文书简,韦编趣味长。

怅然成阔别,音寄莫相忘。

(0)

送李崧老归闽二首·其二

公事妨开卷,遐征念索居。

能来数月款,端为百忧纾。

师友洛川上,人才元祐初。

归来有新益,不惜几行书。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