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易水,问何事春来,助人凄恻。
苹香柳嫩,妍景任教抛掷。
聊话郎山雨夕,又梦绕、潭固烟色。
纷纭身世多般,已见雁飞南北。谁遣头须顿白。
怕纵有春风,也难消得。壮怀无奈,说甚肝肠铁石。
况听高楼弄笛。盼不到、渔蓑消息。
试看陌草青青,正是杜陵寒食。
萧萧易水,问何事春来,助人凄恻。
苹香柳嫩,妍景任教抛掷。
聊话郎山雨夕,又梦绕、潭固烟色。
纷纭身世多般,已见雁飞南北。谁遣头须顿白。
怕纵有春风,也难消得。壮怀无奈,说甚肝肠铁石。
况听高楼弄笛。盼不到、渔蓑消息。
试看陌草青青,正是杜陵寒食。
这首词以"萧萧易水"开篇,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仿佛易水边的风声也在诉说着春天的无情,增添了词人的凄楚之情。"春来助人凄恻"一句,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苹香柳嫩"描绘了春天的景色,然而词人却无心欣赏,因为美好的景致反而加重了他的失落感,"抛掷"一词透露出他的心灰意冷。接下来,词人回忆起过去的雨夜和梦中的潭光烟色,这些记忆更让他深感人生的纷扰与身世的无定。
"雁飞南北"象征着离别和漂泊,进一步强化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进入下片,词人感叹自己头发突然变白,即使春风也无法驱散心中的愁绪,显示了他的内心苍老和壮志未酬的无奈。
"肝肠铁石"形容词人情感坚韧,但面对现实的无力感,使得这一形象更加鲜明。听到高楼上的笛声,他期盼的是远方渔夫的消息,却始终未能等到,这反映出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现实的落差。
最后,词人以"杜陵寒食"作结,借清明节的景象表达哀思,同时寓含了对人生短暂和世事变迁的深深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词人对生活境遇的深刻反思和无奈之情。
杰槛雄檐倚碧空,玲珑窗户湿青红。
因山卜地心机巧,望水如天眼力穷。
千里胜形吟笔内,万家和气饮杯中。
吏民共指双旌语,今日梁公昔谢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