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槛雄檐倚碧空,玲珑窗户湿青红。
因山卜地心机巧,望水如天眼力穷。
千里胜形吟笔内,万家和气饮杯中。
吏民共指双旌语,今日梁公昔谢公。
杰槛雄檐倚碧空,玲珑窗户湿青红。
因山卜地心机巧,望水如天眼力穷。
千里胜形吟笔内,万家和气饮杯中。
吏民共指双旌语,今日梁公昔谢公。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高处的富览亭,其设计巧妙,雄伟的栏杆和檐角直指蓝天,窗户则精致玲珑,仿佛染上了青红两色的湿润气息。建筑师匠心独运,选址依山傍水,展现出极高的智慧。诗人赞美亭子视野开阔,能将千里江山尽收眼底,又寓意着此地汇聚了万家祥和之气。在品酒谈笑间,诗人与吏民一同称赞,将温守梁尚书比作古代贤臣梁公和谢公,表达了对梁尚书的敬仰和对新建亭阁的赞赏。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文人对山水建筑的热爱和对地方官员的期许。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