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盛暑宿集福院晚风雨大作》
《盛暑宿集福院晚风雨大作》全文
宋 / 陈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火云烧天天为高,畏日烁地地欲焦。

舴艋浮江线溜涩,招提税鞅烦襟消。

风声聒聒闹山阙,雨脚霏霏转树腰。

猛省奔驰竟何事,此心宁不愧渔樵。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èngshǔ宿yuànwǎnfēngzuò
sòng / chén

huǒyúnshāotiāntiānwèigāowèishuòjiāo

měngjiāng线xiànliūzhāoshuìyāngfánjīnxiāo

fēngshēngguōguōnàoshānquējiǎofēifēizhuǎnshùyāo

měngshěngbēnchíjìngshìxīnníngkuìqiáo

翻译
烈日似火焚烧天际,连大地也畏惧其炽热。
小舟在江面滑行艰难,寺庙税负重压使人心情烦闷得以缓解。
风声嘈杂吵闹山间,雨丝细密缠绕树干。
猛然醒悟,疾驰忙碌究竟为何,这颗心难道不为渔夫樵夫的生活感到惭愧?
注释
火云:烈日。
烧天:焚烧天际。
畏日:畏惧烈日。
烁地:炽热大地。
地欲焦:大地似乎要被烤焦。
舴艋:小舟。
浮江:在江面漂浮。
线溜涩:滑行困难。
招提:寺庙。
税鞅:税负。
烦襟:烦闷的心情。
风声:风的响声。
聒聒:嘈杂。
闹山阙:吵闹山间。
雨脚:雨丝。
霏霏:细密。
转树腰:缠绕树干。
猛省:猛然醒悟。
奔驰:疾驰忙碌。
竟何事:究竟为何。
此心:这颗心。
宁不:难道不。
愧渔樵:对渔夫樵夫的生活感到惭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炎炎的炽热景象以及随之而来的风雨突变。首句"火云烧天"形象生动地写出烈日炙烤大地的酷热,"天为高"则强调了炎热之极。第二句"畏日烁地地欲焦"进一步渲染了天气的极端,似乎连土地都快要被晒得焦裂。

接下来,诗人通过"舴艋浮江线溜涩"描绘小船在江面上行驶困难,水面如线般滑溜,暗示了暑热使水汽蒸腾,江流变得滞涩。"招提税鞅烦襟消"则写寺庙中的僧人因暑热和舟行艰辛而感到心情烦躁,但风雨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些许清凉。

"风声聒聒闹山阙"和"雨脚霏霏转树腰"两句,通过风声的嘈杂和雨滴轻柔地洒在树枝上的动态画面,展现了风雨突然降临的场景,给炎热的夏日带来了一丝凉意。

最后,诗人以"猛省奔驰竟何事,此心宁不愧渔樵"作结,反思自己在这样的天气中奔波劳碌究竟为何,是否能像渔夫樵子那样淡然面对生活,流露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行为的自我反省。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人物心境的变化,展现了夏日盛暑与风雨突来的对比,寓含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哲理思考。

作者介绍

陈棣
朝代:宋

宋处州青田人,字鄂父。陈汝锡子。以父荫为桐川掾,官至潭州通判。其诗于南渡之初,已先导宋季江湖之派,大都平易近情,不失风旨。有《蒙隐集》。
猜你喜欢

闻八禽言·其一

提壶芦,沽美酒,杏花村落今何有。

自从兵火乱离来,店废垆荒碎罍缶。

青帘无复风悠扬,听尔声声空断肠。

农家种粳不种秫,秋成要办官家粮。

(0)

毛鼎仲九日登榴峰望祀衢祖举先典也次韵

楚声多哀不忍和,寒花满地西风作。

去家昔闻丁令威,述祖今同谢康乐。

松楸目短烟重重,豺獭心长天漠漠。

何年麦饭洒清明,却话榴峰酒杯落。

(0)

秦淮忆旧

记得门前柳十围,问来姓字已全非。

不知玳瑁梁间燕,竟向谁家院里归。

(0)

村中晓起二首·其二

红日在山坳,白云遮远树。

欲访隔溪人,不见溪边路。

(0)

丙午夏日归淝西故居有感

绿树阴浓绕故庐,小桥初放野芙蕖。

邻翁争集沽村酒,稚子才能读父书。

三径就荒松菊在,一官冷落友朋疏。

倦飞暂作投林鸟,待养霜翰拂太虚。

(0)

三峰台春望

杰阁临衢道,楼高足振衣。

三峰当槛出,一水抱城归。

麦浪连天白,桃溪映日绯。

砚池连笔架,相向觉氛稀。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