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声多哀不忍和,寒花满地西风作。
去家昔闻丁令威,述祖今同谢康乐。
松楸目短烟重重,豺獭心长天漠漠。
何年麦饭洒清明,却话榴峰酒杯落。
楚声多哀不忍和,寒花满地西风作。
去家昔闻丁令威,述祖今同谢康乐。
松楸目短烟重重,豺獭心长天漠漠。
何年麦饭洒清明,却话榴峰酒杯落。
这首元代吴存所作的《毛鼎仲九日登榴峰望祀衢祖举先典也次韵》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历史的厚重感。诗人以毛鼎仲九日登高望远,祭祀先祖的情景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对祖先的缅怀与敬仰之情。
首句“楚声多哀不忍和”,以楚地的哀怨之声开篇,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哀愁与对过往的怀念。接着,“寒花满地西风作”一句,通过寒花在秋风中的凋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营造出一种凄凉而肃穆的氛围。
“去家昔闻丁令威,述祖今同谢康乐。”这里引用了丁令威化鹤归乡与谢灵运(字康乐)游历山水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祖先生活过的美好岁月的追忆,以及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松楸目短烟重重,豺獭心长天漠漠。”松树与楸树是古人常用来象征先人的墓地,此处以“烟重重”形容墓地的幽静与遥远,以及时间的漫长;“豺獭心长天漠漠”则以豺狼与狐狸的心志比喻世事的险恶与人心的复杂,表现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最后,“何年麦饭洒清明,却话榴峰酒杯落。”这两句以清明时节祭扫祖先墓地的习俗,以及酒宴之后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祖先的思念与祭奠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祖先的深厚情感,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历史韵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