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尽扫暖微霄,去鹭归鸿入望遥。
积雨才收平野阔,夕阳未卷大江豪。
近看飘絮如千叶,远见修眉若一毫。
不有危楼高百尺,也应无处可呼号。
浮云尽扫暖微霄,去鹭归鸿入望遥。
积雨才收平野阔,夕阳未卷大江豪。
近看飘絮如千叶,远见修眉若一毫。
不有危楼高百尺,也应无处可呼号。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远望所见的自然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受。首句“浮云尽扫暖微霄”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云层消散后的晴空,温暖而明亮,为下文的景色铺垫了开阔的背景。"去鹭归鸿入望遥"则通过飞翔的白鹭和鸿雁,展现出空间的辽远和诗人对远方的眺望。
颔联“积雨才收平野阔,夕阳未卷大江豪”进一步描绘了雨后大地的宽广和夕阳映照下的江面壮丽景象,给人以宏大开阔之感。"飘絮如千叶"和"修眉若一毫"则是细致入微的观察,将飘落的柳絮比喻为千万片叶子,远处的山峦则轻描淡写地比作修长的眉毛,形象生动。
尾联“不有危楼高百尺,也应无处可呼号”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转折,即使没有高楼可以登高远望,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既有自然之美,又蕴含着深沉的人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