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进轻舫,上水略成迟。
沼墅宛然在,夏凉小憩之。
径何妨草蔓,窗或有蛛垂。
野趣宜清赏,因题五字诗。
长河进轻舫,上水略成迟。
沼墅宛然在,夏凉小憩之。
径何妨草蔓,窗或有蛛垂。
野趣宜清赏,因题五字诗。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乐善园小憩时所见的自然美景与内心的宁静感受。首句“长河进轻舫,上水略成迟”以轻舟在缓缓流动的长河中前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节奏,而“略成迟”的描述则透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态。
接着,“沼墅宛然在,夏凉小憩之”描绘了作者在一片宁静的沼泽别墅中寻求夏日的清凉,享受片刻的宁静与放松。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环境的美好,也体现了人们在繁忙生活中寻找心灵栖息地的愿望。
“径何妨草蔓,窗或有蛛垂”两句进一步展示了园中的自然风貌,小径旁草蔓丛生,窗前可能有蜘蛛网垂下,这些细节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共存的状态,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最后,“野趣宜清赏,因题五字诗”表达了作者对这种自然野趣的喜爱,并即兴创作了一首五言诗来记录这一刻的心境。这不仅是对眼前景色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抒发,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在乐善园小憩时的悠闲心境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是一幅生动的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画面。
登山如学道,可进不可已。
悬崖更千仞,壮志须万里。
平生石鼓怀,独酌灵源水。
峨峨大顶峰,欲往辄中止。
今朝复何朝,击楫渡清泚。
好风从西来,缥渺吹游子。
褰褰涉危巅,万象得俯视。
东南际大海,日月旋磨蚁。
烟云隔洲渚,历历犹可指。
城中十万家,嚣杂不到耳。
郊原与廛市,琐碎如聚米。
同来皆良俦,得酒共欢喜。
深林更叫啸,磐石恣徙倚。
摩挲陈公碑,岁月为我纪。
更持末后句,归以铭吾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