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谭尘世有炎凉,静坐龙山绝校量。
石室云生浑似玉,地炉火煖灼然香。
閒吟乍啸风敲竹,高卧谁吁露结霜。
幽鸟数声刚逗巧,绿萝窗上艳清阳。
不谭尘世有炎凉,静坐龙山绝校量。
石室云生浑似玉,地炉火煖灼然香。
閒吟乍啸风敲竹,高卧谁吁露结霜。
幽鸟数声刚逗巧,绿萝窗上艳清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中居所的生活情景,充满了宁静与自然之美。首句“不谭尘世有炎凉”直接点明了诗人远离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接着,“静坐龙山绝校量”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仿佛置身于一个与外界完全隔绝的世界。
“石室云生浑似玉,地炉火煖灼然香”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居所内部的环境,石室如同玉石般纯净,地炉中燃烧的火焰散发出温暖的香气,营造出一种既清雅又温馨的氛围。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简朴追求,也暗示了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閒吟乍啸风敲竹,高卧谁吁露结霜”则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无论是轻声吟诵还是放声长啸,都与自然界的风声、竹叶相呼应,形成了一种和谐共生的画面。而“高卧”一词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由与独立的向往,即使是在寒冷的霜露之夜,也能安然自得。
最后,“幽鸟数声刚逗巧,绿萝窗上艳清阳”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窗外的自然景色,几声鸟鸣打破了清晨的宁静,绿萝的影子映照在窗户上,阳光透过绿叶,呈现出一片清新的景象。这一句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纯净与对美好自然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居所及其周围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由、独立和美好自然的向往与赞美。
我昨梦见摩尼幢,智幢道人忽相过。
笑指东方海日红,恍如东旭轩中坐。
浮生扰扰大梦中,几度金鸡啼向东。
百年三万六千日,日出日没皆虚空。
道人还家见东旭,尔轩何异吾家屋。
当窗宝树唱天鸡,随地金沙接旸谷。
我今去蹋东华尘,曙色苍凉朝紫宸。
万井辘轳霜满袖,回头却笑轩中人。